一家主營動力電池的企業,都能有這麼高的市值。
五年後,整個市場絕對增量非常誇張,畢竟市場又不是隻有一家嚀德,還有比亞迪,天能丶超威等動力電池製造商。
嚀德時代只不過約佔有市場的19,還有81的份額在外。
一輛電車最重要就是電池,任何有野心的企業,都會把自產自銷,打造全產業,設為終極夢想。
五菱能在兩萬多價位亂殺,就是靠著自產自銷。,比亞迪能把【秦】的售價,壓到15萬以下,也是靠自產自銷。
東大人口眾多,無論什麼產業,只要市場發展起來,都會捲到極致。
自產自銷是強而有力的王牌,哪怕不打價格戰,也能利益最大化,不會受制於人。
更重要的還有技術,好東西丶新技術只會自家人用,流出去的都是二三代產物。
特別是一些頭部企業,比如嚀德時代,眾所周知,磷酸鐵鋰是他們的拳頭產品。
但陸良如果不是股東,也不會知道他們還在研發一款,名為麒麟的超效能電池。
據說是介於三元鋰電與磷酸鐵鋰之間,體積利用率高,能量密度更大,這兩項資料都在說明續航更強,更持久。
如果陸良以後親自造車,他有很大把握把說服老曾,把最新技術掏出來給他用。
畢竟他是嚀德的股東,還是不管事的董事會成員,老曾會給他這個面子的。
謝爾蓋聽聞,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他相信陸良眼光,如果新能源市場增量真這麼迅速,那麼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小國是沒有選擇的權力,也無法遏制大國的行為,時代的浪潮滾滾而來,他們能做到的只有順勢而為,不被時代淘汰。
他想到了風險對沖,投資陸良之餘,或許還可以投資東大的其他新能源產業。
特斯拉肯定要投,畢竟陸良都舉牌了,現在股價更是突破600美元。
比亞迪也可以考慮考慮,還有東大這些新能源新勢力,也可以投一投。
反正沒幾個錢,就當是廣撒網。
哪怕投資失敗也是一件好事,說明新能源沒發展起來,石油依舊是絕對的主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