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收,在路上十多小時,最後因為難產而死於救護車上。這對日本人而言,沒什麼大不了,他們視規條比人命更重要。
有一次,有輛救護車載著一位難產孕婦,在路上走了三個多小時,連續被多家醫院拒收,車長一怒之下衝紅燈,與一輛房車相撞,發生輕微交通意外,由於是交通意外,所以醫院不能再拒收病人,最後母子平安。日本政府的管理層和日本國民對此事大為震怒,因為這位車長挑戰規條,漠視管理層的尊嚴,結果車長被停職調查。最後因為車長有權在車上有急症病人時衝紅燈,才沒有受到處罰。由此可見,日本企業如何重視既定的規條。
第九章 次貸危機產生的文化根源(6)
日本企業文化將權力集中在最高層,所以和日本的商人或者代表團開會時,不必討論太多,因為他們只是傳達上層的指示而已,在會議室內不會作出任何新的決定,這一點和歐美企業文化在會議室作出重要決策有重大分別。
由於日本企業慣性地將權力和責任集中在最高層,所以最高層人員普遍工作過勞,日本企業總裁伏在辦公桌上”過勞致死”,或者在家中”過勞自殺”都已不是新聞。
日本企業過分重視員工的工作態度,能夠升職的人,都是絕對服從上司和經常加班的人,而非那些對企業有貢獻或者業績良好的人。有位日本朋友跟我說過,有家日本大企業晉升僱員時,只看那個人是否每天準時上班,辦公桌是否井井有條,對上司態度是否恰當,辦事能力反而只是次要的。該公司的出口一課是專門負責出口商品往美國,然而一課的課長竟然不懂英語。
日本管理文化的好處在於上司下屬階級分明,所有人都重視規條,管理層有絕對權力。最上層下達指示,即使不是自己的工作範圍,只要是公事,下層必然十足照辦。不像中國企業那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又或者像英國企業那樣,下屬給上級一張條子,說這件事不在本人的工作範圍內,請找別人。美國人收到上司指示要自己做非工作範圍內的工作,可以做、可以不做,亦可以放下,到了心情好時才做。
美國的企業文化
美國企業文化非常獨特,企業最高層的工作量極少,工資卻是天文數字。除了最重要的決策之外,決策都由中層管理人員負責。美國的高層人員極少理會下屬的工作,更加談不上監管下屬。美國的最高層人員不會像日本企業同級人員那樣,會因工作量太大而過勞致死。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同時也是華爾街大戶的貝爾斯登,在資金週轉出現問題時,據聞某位高層人員仍然有時間在高爾夫球場打完18洞。
美國企業,尤其是金融機構,偏重業績,晉升職員只看業績,不重視對上司的態度或者上班是否守時。正是因為這樣的企業文化,美國的中層管理人員到中國、香港和日本等地做生意,只是一心要做買賣,沒有心情和對方吃一頓晚飯慢慢培養做生意的氣氛。
在中國的交易會上,很多美國中層管理人員是先拿出名片,跟著就是報價單或者購貨單,直截了當地問,這宗買賣你做還是不做。香港的中層管理人員參加交易會,通常都是一個星期或者十天。美國中層管理人員則是兩三天就離開,而且是非公莫談,只做生意、不交朋友。願意在商場上交朋友的美國人,通常都是自己是老闆或者生意夥伴。
對於中國及日本的中層管理人來說,人面廣、客路多非常重要,交際應酬是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工作。美國的同行卻是整天忙著,只關心做生意。請他們一起去吃飯,沒空;一起去找藝妓聊天,沒時間。
香港和日本的中層管理人重視人際關係,要是有美國同行來到,必定放下工作,盡地主之誼。反過來,香港和日本的中層管理人到美國去,打電話給美國的同行,筆者敢打賭,除非有生意要做,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