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重視的幕僚看到。那幕僚很稀罕地看了他一眼。
後來傳言他已娶妻,而且再不娶妻的事情後,那幕僚就辭了戚泉,投奔他來了。
白世年與他交談一番,發現此人很有才。甚是疑惑為何如此有才的人,不得戚大將軍用。後來派人打聽了才知道,此人放蕩不羈,言語尖刻,尊卑不分,不為一些人所喜。被排擠了。他也不甚在乎。倒不想投了白世年的緣了。
轉眼就到了端午節,皇帝宴席了百官一起過佳節。溫婉特意讓人做了桂花粽子、蛋黃粽子、仁松粽子,紅棗粽子、綠豆粽子,二十多個品種,皇帝拿著這些粽子宴請百官。
眾人都是吃得唇齒流香,讚歎不已。溫婉笑著謙虛,這都是御膳房的功勞,可不是她的功勞。
其實溫婉很清楚,就算今天的粽子苦得要命,難吃得要死。他們也說從沒吃過這麼好的粽子。這就是權勢的魅力。
皇帝一高興,喝了兩小杯酒,有些飄飄然然。溫婉一直在旁邊伺候著,勸住了沒讓皇帝別多喝。保重身體重要。
第二日皇帝還是受了風。溫婉很擔心,老了老了,毛病就多。可不跟年輕人一般,老人一個小毛病沒注意也會成為大問題。這一病,又拖了不短的時間。
平向熙自從從監獄裡出來後,一直在家養著,也沒出去。溫婉對他,那可真是大方的不能再大方了。今天裁縫來裁製衣裳,明天太醫來把脈,後面珍貴稀罕的補品嘩嘩地給他。
溫婉的說法,反正這些補品放在倉庫裡久了也會變質,還不如給平向熙用,將他養得白白胖胖的,不是更顯示她的孝順。
夏瑤無語望天。這裡面的,不少的是貢品。這拿到市面上去賣,怎麼著每個月送的都上千金。隨便送人都是大禮。往日裡小氣扒拉的郡主,會對平向熙這麼大方。夏瑤不知道溫婉打什麼算盤。話說,溫婉也沒那麼大方,每次給的補品雖然珍貴卻並不多。
可因為溫婉的這一作派。引得一些人注意上了。這不,平向熙以前在翰林院裡的一個同僚,發了帖子請了他。而且還是在最好的錦繡酒樓。
這人本意是為了拉攏好關係,話裡話外,平向熙才四十歲。就這樣隱沒太可惜。好在平向熙這次坐牢,腦子清醒了不少。他自己功名被剝奪了。又出了這麼一攤子事,入仕是不可能的。
好友見這個情況,轉了話題,說現在戶部空出一個缺。是個六品的官位。如果運營得當,也可以給他大兒子。尚麒的功名沒剝,所以,確實有機會。說得平向熙還真動了心思。
平向熙回去以後,就跟尚麒說了這個事。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餡餅。尚麒讓平向熙先別急。問問尚堂。結果一問,這缺已經被內定了。是走的灝親王的路子。
回到自己的清雅居,苗氏看見丈夫額頭上全都是汗,知道了起因以後,深深地嘆息一聲。這人真是不安好心。如果真為這事起衝突,溫婉很可能丟手不管了。
苗氏本心來說,出了這麼多事以後,郡主還能對著公爹承諾保證他老了以後不愁衣食,如今還這麼孝順。已經是郡主的極限。可到了這個關口,公爹竟然還能抱著這樣的想法,要是現在不能掐斷他活絡的心思,五房可就危機重重了。當下苗氏把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再重新闡述了一遍。由尚麒給平向熙描述了一遍。
平向熙聽到兒子說,要是再這樣下去溫婉可能在一怒之下求了皇上的聖旨,與他斷絕關係,出平家的族入了玉碟(不得不說,苗氏真相了)。對他們一家來說,或者對平家來說,他就是罪人了。
自此平向熙再沒蹦達了。當然,他本人不蹦達,不代表事情就這麼平息下去。他願意,溫婉還不願意呢
這日,溫婉在養和殿裡,又幹著每天干的工作。給皇帝念奏摺。外面傳話說曹尚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