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繪聲繪色、一五一十地跟公孫策說了一遍。公孫策聽了,更是覺得一頭霧水,彷彿陷入了一團迷霧之中,完全搞不清楚這病到底是從哪兒來的。他沉思片刻,對包興說道:“你先去裡面好好安慰安慰夫人,把情況跟她說清楚,讓她別太擔心。咱們還得趕緊向陛下啟奏此事,讓陛下知曉。” 說完,公孫策自己則坐到書桌前,鋪開紙張,提起毛筆,專心致志地寫了一份告病的摺子,那字跡龍飛鳳舞,每一筆都透著他的焦急和擔憂。他準備第二天五鼓上朝的時候,親自呈遞給皇帝。
皇帝得知此事後,龍顏大驚,馬上欽派了太醫院最有經驗的御醫到開封府來給包公診脈。這御醫也是身背重任,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先是望聞問切,一番仔細觀察,那認真的模樣就像是在施展一門神秘的法術,要找出包公昏迷的根源。接著又拿出隨身攜帶的精緻小枕,反覆切脈,左瞧瞧右看看,使出了渾身解數,額頭上都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可最後還是搖著頭,一臉無奈地嘆息道:“實在是看不出相爺這是得了什麼病症,這脈象正常,體徵也無異樣,真是怪哉怪哉!”
,!
這事兒很快也傳到了太后耳朵裡,太后心裡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連忙派了自己多年相伴的老伴伴陳林前來探望。這時候,開封府裡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都亂成了一鍋粥。有人火急火燎地忙著求神問卜,在神佛面前虔誠祈禱,祈求包公能快點好起來;有人四處奔波,到處打聽民間的偏方秘方,盼著能有奇蹟出現。可無奈包公一直昏迷不醒,人事不知,連一口飯、一滴水都吃不進去,就只是一個勁兒地呼呼酣睡。好在公孫先生還算懂些醫理,時不時地來書房給包公診診脈,觀察病情的變化,照顧得無微不至。至於包興和李才,那更是盡心盡力,晝夜守在包公身邊,片刻也不敢離開。包興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錯過了包公醒來的瞬間;李才則是時刻準備著,只要包公有任何需要,他都能第一時間行動。就連李氏誥命夫人,一天也要到書房來好幾趟,每次來都是憂心忡忡,一臉焦慮。
可外面的公孫策和四勇士卻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個個摩拳擦掌,彷彿隨時準備與人拼命,卻又因為找不到解決辦法而只能不停地唉聲嘆氣。公孫策在院子裡來回踱步,嘴裡不停地念叨著:“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四勇士也是急得抓耳撓腮,像被困在籠子裡的猛獸。
就這樣一連過了五天,公孫策再給包公診脈的時候,發現包公的脈息越來越微弱,彷彿風中的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大家都急得像沒頭的蒼蠅,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包興的反應和別人不太一樣,他看著老爺這副模樣,想起當初包公罷職的時候,曾在大相國寺生過一場大病,那時候的情形和這次極為相似。那時候多虧了瞭然和尚的妙手回春,精心醫治,才讓包公轉危為安。可偏偏這和尚雲遊四海去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想到這兒,包興不由得悲從中來,想起過去和包公一起經歷的那些風風雨雨,吃了那麼多苦,受了那麼多累,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安穩日子,沒想到卻舊病復發,還沒法醫治。越想越難受,忍不住淚流滿面,“嗚嗚” 地放聲大哭起來,那哭聲悽慘無比,讓人聽了都忍不住跟著落淚。
就在包興哭得傷心欲絕的時候,只見前次派去常州的差役,一路風塵僕僕地跑了回來。他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話都說不利索了:“包興大哥,展熊飛沒在家。他家的老僕說了,‘我家官人要是能早點回來,肯定會馬不停蹄地趕到開封,絕不會辜負相爺的大恩大德。’” 差役大口喘著粗氣,頓了頓,又接著說:“家信也送到了,這是帶回來的回信。老爺府上一切都好,平平安安的。” 差役說了一大堆話,包興卻只是呆呆地出神,腦子裡一片混亂,不停地點著頭,機械地接過家信就送進去了。信裡寫的,無非就是 “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