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兒吃呢。有氣無力地叩頭謝嗯:“謝太后恩典。”
慈禧也不客氣:“回去寫個摺子,把來華遊學生諸章程擬定上奏。你退下吧”
垂頭喪氣,又磕了幾個頭,一轉身,施施然去了。
平常,大臣們奏事完畢退下時,都是臉朝太后,後退著快步走,等走遠再轉身離去,哪有像孫元起這樣的?那太監少不得又唸叨幾句,只是孫元起聽不見了。
。,
九十八、乘時各奮風雲會
作者寫書不容易,請到支援作者,額米有月票投推薦票也是一種支援。
心中有事,居然不覺得腳上的疼痛,匆匆走出頤和園。
老趙、劉三兒把馬解了牽到草地上吃草,幾個人蹲在樹蔭下聊天,看孫元起急衝衝地從園子裡走出來,連忙吩咐套馬。老趙迎上去,見孫元起臉色不好,也不好問什麼事情,只好小心地叫了聲“老爺”……
孫元起雖然有些鬱悶,還不至於遷怒於老趙他們。況且眼下這事也怪不上任何人,誰知道老妖婆是怎麼想的?可每年200個)外國留學生,可怎麼辦呢?這事兒,看來還得問問自己的叔祖,畢竟老人家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四五十年,做到大學士,經驗和眼光肯定是準的。況且他老人家現在還是學務大臣,正分管自己這一塊,問問他自然沒錯。
於是對老趙說:“我們進城,去叔祖家一趟。…”
上了車,一個人坐在車裡開始想法子,腦子裡紛紛紜紜,總靜不下心。這時候才覺得腳上疼得厲害,只好把官靴脫掉。又想,總也不能赤腳去見叔祖,再說,沒準兒以後哪天還用得上。便囑咐老趙進城先去內聯升買雙官靴。
一路上,馬車晃晃悠悠,到了黃昏的時候,終於到了廉子衚衕的孫府門口。老趙下車上前通報:“經世大學的侄孫來拜見叔祖大人。”。
孫元起幾乎每個月進城的時候,都會拜會老人家一回,門子自然熟悉,也知道家中老爺對這個侄孫高看一眼,見今日又來,還史無前例地身穿朝服,自然知道是大事。便有上前請安帶路,裡面早有人飛奔而去,向老大人通稟訊息。
老大人已經年近八旬,精力大不如昔日,雖然當著東閣大學士、學務大臣,不過是取其名望。平時已經很少到軍機處值守學務方面更是撤手不管,只有些大事拿不定主意、需要批示籤閱的時候,才呈給他過目。今日下午,他就從早早從軍機處回到宅子裡,在暮春的陽光下,手持一卷古書,安享著這人生中難得的靜謐。
聽說孫元起過來拜偈,還穿著官服,老大人一直眯縫著的雙眼猛然睜開老態盡去,精力瞬間回覆:“請他到書房裡等著。”。
在書房裡等了一盞熱茶的工夫,兩個僕人扶著一身官服的老大人走進來。孫元起還沒有見過老大人那麼鄭重地接見自己,連忙站起來,待老大人坐定恭恭敬敬地給老大人磕了幾個頭。
老大人沒有向以前那樣,立馬讓孫元起平身賜座,而是先揮退兩名僕人,然後悠悠然問道:“今天你去頤和園見太后啦?”
高!高家莊的高!別看這位叔祖平時不顯山露水,可這京城的大風小事沒有能逃過他法眼的。孫元起跪在地上回答:“是的,叔祖大人。”。
“你就這麼著給太后叩頭請安?”。老大人問了一句在孫元起看來是不著邊際的話。
“是的,叔祖大人。”。孫元起心想,其實給老佛爺叩頭還不如給您磕頭那麼恭敬呢。
“哦,起來,坐吧。”。這時候老大人才讓自己起來。坐定之後還沒等開口說事,老大人便徑自說道:“太后召見你,是不是因為外國遊學生的事?今天你來,是不是因為太后限定遊學生數目太多?”。
孫元起目瞪口呆,老大人這是能掐會算,還是未卜先知葉的?難道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