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的臉,李治緩緩道:“朕記得景初是軍器監的少監……”
李欽載愧然道:“臣這個少監名不副實,上任至今連官署都沒去過,臣慚愧。”
李治嗯了一聲道:“景初的性子朕清楚,不過製作火藥之事,不如交給景初,朕才放心。”
“臣不幹!”
“嗯?”
李欽載正色道:“臣性情淡泊,此生只願寄情于山水,一心只求問天道,不願涉足於朝堂,請陛下體諒。”
李治笑了:“話說得很精巧,難為景初急中生智了。”
淡淡瞥了他一眼,李治幽幽道:“懶就是懶,說得那麼冠冕堂皇作甚?你以為朕會信嗎?”
李欽載咧了咧嘴,這年頭傻子不多,聰明人很難忽悠別人了。
李治沉吟道:“火藥固然重要,但朕有了秘方,倒是可以委以旁人,而你的一身學問需要傳承下去。”
“那些弟子們若得了你的本事,朕的大唐豈不是多了數十個景初這樣的棟樑之材?相比之下,你教授課業反而比做火藥更重要了。”
“罷了,朕另外找人吧,景初安心把弟子們教好,授業之德不可忘,你的這身本事若失傳了,對大唐實在是件可惜的事,火藥之面世,也是你諸多學問中的一項而已,朕分得清主次的。”
李欽載欣然道:“臣領旨,臣一定好好教學生。”
本來不情願當老師的,但相比每天上班監督別人做火藥,還有可能被捲入一些亂七八糟的朝堂紛爭之中,李欽載反而願意當老師了。
本來是被強迫被寢取的,後來不知為何越來越喜歡……
嘴上不願意,身體卻很誠實,這難道就是唐朝版的ntr?
李欽載腦海裡頓時冒出許多羞恥的畫面,雙腿不自覺地夾緊。
快過年了,宮中有許多事必須李治參與,比如祭祀,拜太廟等等,李治不可能在莊子裡久留。
得到了火藥的秘方,又讓李欽載多造了幾個超級大炮仗,李治帶著它們匆匆登上御輦回長安了。
…………
一天奔波,回到太極宮時已是夜晚。
李治風塵僕僕來到承香殿,武皇后迎了上來,見李治氣色紅潤,神情欣悅,武皇后頓知李治此行有收穫,不由笑道:“陛下何事如此開懷?”
李治哈哈一笑,道:“此行大有收穫,景初此子,不愧是我大唐英才,朕越來越倚重他了。”
武皇后笑道:“兩位皇子所說的‘炮仗’,莫非真有裂石開山之威?”
“有,而且其威之盛,大大超出了朕的預計。”
李治緩緩將大炮仗爆炸的威力道來,武皇后吃驚地睜大了眼睛,三十多歲的婦人,此刻的模樣卻分外可愛。
李治心情極佳,忍不住在她臉上狠狠吧唧一口。
“景初有大才,真是……哈哈,二十來歲的年紀才顯露鋒芒,你說他到底跟誰學了這一身神鬼莫測的本事?以前只聽說他的混賬之名,沒聽說他拜過哪位隱士名師呀。”
武皇后嫣然笑道:“景初這身本事能夠為國所用便夠了,他的師承,他的私隱,陛下何必追問究竟?英國公之孫,想必也不會幹出不忠之事。”
李治的笑容漸漸斂起,忽然嘆道:“皇后可曾想過,自半年前神臂弓問世,景初為我大唐做出的多少新奇物件?”
武皇后低聲算道:“神臂弓,馬蹄鐵,滑輪組,百家姓,還有……教授那些弟子學問,最後便是這個大炮仗了……”
李治緩緩道:“景初為朕立的功勞越來越多,今日又將火藥的秘方獻給了朕,朕收下了秘方。”
“朕自登基以來賞功罰過,臣子有功勞,沒有不封賞的道理,火藥一物太重要,這個功勞太大,朕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