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再次暴跳起來:「誰是你老丈人?不要亂叫,本王不承認!」
李治又咳了兩聲,滕王立馬低眉順目乖巧狀。
君臣又閒聊了片刻,然後各自散去。
滕王進宮告狀,事情解決了,但沒完全解決。
火燒王府的事,李欽載甘願賠償,但在娶金鄉縣主的事情上,雙方仍然不肯退讓。
沒關係,來日方長。
武敏之跟在李欽載身後正要走出大殿,卻被武后叫住了。
武后冷著臉讓武敏之留下,李欽載轉身看了看武后,微笑行禮,退出了大殿。
滕王走出太極宮,剛準備登上馬車,動作突然一滯,沉吟半晌,叫來了一名隨從,讓隨從去一趟宗正寺,將狀告李欽載和武敏之的狀紙撤了。
今日宮中滕王看清了很多事實,其中李治對李欽載的態度尤令滕王感到震撼。
滕王雖是不求上進吃喝玩樂俱全的老紈絝,可他終究是出身皇室的成年人,最基本的政治眼光還是比較敏銳的。
他已看出來了,李治對李欽載很偏袒,若非李欽載有婦之夫的身份,估計李治早就下旨賜婚了,哪裡還需要他同不同意。
同時,滕王對李欽載的敵視態度,也令李治有些不滿,所以李治今日才會含蓄地敲打他。
於是滕王出宮之後,第一件事便是撤銷宗正寺的狀紙。
朝堂兇險,滕王沒有李欽載那樣逆天的本事,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他不想引起李治的不滿。
女兒是他的底線,他可以無所畏懼地抗爭,但別的事情就無所謂了。
狀紙遞進宗正寺,宗正寺真會辦李欽載嗎?
呵,李治一個眼神扔過去,宗正寺屁都不敢放。
就算宗正寺辦了,又如何?燒了王府幾間房子而已,頂多罰俸半年,這種懲罰給李欽載撓癢都不夠。
所以,狀告李欽載有什麼用?還不如主動撤了狀紙,給天子留個好印象。
太極宮。
武敏之百無聊賴地站在殿外等候,李治和武后卻在殿內商議。
「景初也真是的,怎麼就偏偏看上金鄉縣主了,宗親之女,總不能嫁給人家做妾吧?」李治無奈地笑道。
武后表情有些清冷,遲疑半晌,還是輕聲道:「陛下不如幫幫李景初吧。」
李治驚異地看著她:「你竟也願意玉成此事?」
武后幽幽嘆息,她當然不願玉成,封禪之爭李欽載壞了她的好事,她已將李欽載當作仇人了。
氣量再大的女人,也不可能心甘情願成全仇人的心願吧?
可是,不成全不行,時也,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