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洛陽休憩了三日,大雪仍然未停。
李勣卻有些待不住了,畢竟離家兩年,歸心似箭,漫天大雪也無法阻止他踏上歸途。
於是第四天一早,李勣決定啟行回長安。
騎隊護侍著祖孫倆出了洛陽城門,無數官員武將冒著大雪前來相送,眾人站在雪地裡,畢恭畢敬地躬身行禮,直到送出城外十里,眾人目送騎隊的身影在風雪中消失。
風雪漫天,道路泥濘,一行人走得很艱難。
李勣年紀大了,受不得顛簸,路況又不適宜策馬疾馳,李欽載耐心地陪伴著他,一路如同走馬觀花一般緩行緩駐。
從洛陽到長安,走了整整半個月,終於在山巒疊嶂處看到遠方雄偉高聳的長安城牆。
駐馬山巒,李勣看著遠處的長安城牆,眼神中多了幾分暖意。
征戰一生,落幕歸鄉,這裡便是他人生最後的終站。
風雪迷濛,鬚髮鬢角與白雪混為一色,身上的鐵甲仍然筆挺堅硬,遲暮的老將騎著瘦弱的老馬,此刻竟在家鄉之外情怯。
一名部曲在風雪中策馬奔來,人未至卻已翻身下馬。
“稟老公爺,天子率百官在城外三十里柳亭迎老公爺凱旋歸京。”
李勣一驚,急忙道:“速速上前,莫讓天子久候。”
一行人打馬疾馳,奔出數里後,看到遠處的一座亭子外,一群黑壓壓的人正站在原地靜靜地等候。
正中被眾人簇擁的正是李治,他穿著厚厚的皮氅,頭上肩上積滿了白雪,顯然等候已久,但臉上卻無半分不耐之色,神情平靜地目注遠方。
李治的身後,武后也是一襲正式的皇后朝服,安靜地站著,周圍的文武百官皆正色恭立,數百人就這樣在漫天風雪裡,等候一位遲暮老將的歸來。
李勣距離百步之外便翻身下馬,急步上前。
走到李治面前,李勣剛要單膝拜下,卻被李治搶上前托住他的胳膊,阻止他繼續行禮。
“老臣何德何能,竟勞動陛下皇后和諸位同僚出城遠迎,折煞老臣也。”李勣沉聲道。
李治攙扶著他的胳膊,上下打量李勣一番,眼眶泛紅嘆道:“英公為國征戰數年,愈見蒼老了,朕心中有愧,辛苦英公了。”
說完李治和武后竟同時朝李勣躬身一禮。
李勣大驚,嚇得急忙跪拜還禮:“陛下萬萬不可……”
“英公為大唐立此不世之功,理應受此禮。”李治認真地道。
緊接著,周圍的文武百官也紛紛朝李勣躬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