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他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自己的父兄,可恨,可恨,可恨!”
說到這裡的時候,朱棣的身軀又開始顫抖,眼裡竟是不禁閃動著淚花,嘴皮子顫的厲害,以至於連線下來的話一時也說不出了。
好不容易長長的吐了口氣,朱棣繼續道:“明正典刑吧,一切按律處置,不要網開一面,大理寺那兒,擬定章程,按謀逆大罪來辦……”
這句話如晴天霹靂,頓時滿殿譁然。
文武大臣包括宗室俱都露出驚詫之色。他們萬萬想不到,原本以為至多圈禁或者廢為庶人的漢王,竟是當真按律處置。假若如此,那可就真的是身首異處了?
曾幾何時,這漢王如此得寵,可是誰曾料到,天家會如此無情?
只是有幾個人,俱都是面無表情,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比如朱允文,他的臉色平靜,並沒有為此動容。卻彷彿漢王的生死,與他全無干系。
再就有紀綱,其實許多人不明白陛下為何如此,可是紀綱卻是知道。他深知陛下雖然有些喜怒無常。可是骨子裡,卻是真性情的人,一個真性情的人,往往愛恨分明,當年有多愛護漢王,今日心裡,對漢王就有多大的怨恨,如今龍顏震怒。做出這個決定,早在紀綱的預料之中。
紀綱終於鬆了口氣。如今…………大局已定了。
此時此刻,太子朱高熾坐不住了,連忙出班,痛苦流涕:“父皇……漢王雖有過失,可是兒臣身為兄長,亦是難辭其咎……懇請……”
朱棣冷冷的看著朱高熾一眼,卻是斷然喝道:“太子,你就不必摻和了,朕說過,朕意已決,此事,休要再提……”
朱高熾走了個過場,卻也懂得見好就收,只得垂淚不語,一副沉痛之色。
朱棣此時的心情,已經涼透了,他看著臉色蒼白,瑟瑟作抖的朱高煦,眼中的厭惡之色更重了幾分,最後朱棣的目光,落在了紀綱身上,朱棣慢悠悠的道:“紀綱,此番你立了大功,朕自然重重有賞,至於這賞賜,朕還要思量思量,若非是你,這蕭牆禍起,少不得要惹起兵禍,朕一向賞罰分明,斷不會虧待了你。”
紀綱振奮精神 ,忙道:“微臣職責所在,理所應當,不敢居功,陛下謬讚,微臣慚愧。”
朱棣似是倦了,或者說整個人的情緒,已經壞到了極點,以至於那假作的欣賞之色,都沒有顯露出來,只是揮揮手:“既如此,那麼……就散朝吧,諸卿乏了,朕也乏了……你們會累,朕也會累,朕累了,累了……”
這宛如 猛虎一般,永遠都看似龍精虎猛的朱棣,今日卻出奇的沮喪,揮淚斬漢王,朱允文這邊,又不遂願,人生挫敗如此,即便是他,也再難有鬥志。
眾臣聽罷,如蒙大赦,不管如何,今日的朝會,對於絕大多數朝廷命官,都是最好的結果,漢王徹底完了,再無鹹魚翻身的可能,今後太子必定固若金湯,正合他們立嫡以長的心思。至於朱允文,若是能建藩封王,那自是再好不過,即便是某些人認為這樣不妥當,可是決不會有人跳出來反對,理由很簡單,這位建文天子,曾善待讀書人,再加上被篡奪了君位,在讀書人心裡,既有某種同情弱者的情緒,又對他心存感激。
又或者說,大家都是極為理智之人,都知道建文再想登基,已經難如登天,可是留著這個人,善待這個人,卻有很大的用處,因為建文有許多‘德政’,留下他,才能告訴當今或者往後的當權者,讀書人要的是什麼。
於是排山倒海一般的聲浪起伏連綿:“吾皇萬歲,臣等告退……”
而朱棣的眼眸中,透露出來的,只有深深的悲哀和疲倦。
他甚至心中有些自嘲,或許今日……就是報應吧,是對叔侄相殘的報應,又或者是……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