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非川之戰中的唐軍的失敗,有一半原因是高原反應。
海拔高度一般達到700米左右時,會有高原反應。薛仁貴的部隊經歷了一個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急速前進的過程。青藏高原本身是一個地形複雜、間有起伏的高原。唐軍出發地點當在鄯州(今青海省樂都縣),這裡位於河湟谷地,海拔在300米左右,這個高度上出現高山(原)反應的可能性很小。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烏海則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出現高山(原)反應,有發生急性肺水腫、心臟病的危險,而多數人則會眩暈、頭痛、心慌、腹瀉、疲乏。更何況薛仁貴指揮部隊“輕銳倍道”,也是說快速由低海拔地帶推進到海拔較高地帶,缺乏適應高原環境的必要時間,而且體力消耗一定很大,這樣造成的後果會更加嚴重。
遇到高原反應,最好的法子回到低海拔地方。但是,遠征吐蕃的唐軍卻不可能回到低海拔地區去“療養”、“恢復”,只能首先與惡劣的“高原反應”抗爭,再與與四倍於己的吐蕃軍隊血拼。這是唐軍的作戰地域大非川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這個“敵人”對唐軍的殺傷力,遠勝於吐蕃軍隊的殺傷力。
在高原生活的吐蕃人當然是沒有“高原反應”的,所以他們在大非川那裡的戰鬥力不會有下降。不過,高原上的壽命也是很短的據說151年的資料是人均壽命35.5歲!倒推到公元670年……
但唐軍這場戰役的失敗關鍵卻並不是因為高海拔導致的“高原反應”,而是軍隊副帥郭待封貿然攜帶輜重出擊,被優勢兵力的吐蕃大軍圍攻擊敗。失去了輜重的薛仁貴進退失據,只能選擇談判求和逃生。
第四,看雙方動用的兵力,唐軍5萬,吐蕃軍0萬。單兵力對比而言,吐蕃佔據絕對優勢。由此,看不出落敗的唐軍是因為戰鬥力不及吐蕃軍隊。
放眼史籍,會注意到兩個現象:首先,喜馬拉雅山脈之南有印度,這塊溼熱適宜農業的廣大的地域,被數百個土邦割據,是一塊極好啃的骨頭,然而吐蕃是沒有南下大舉擴張,反而向北與強勢的大唐爭奪河西之地。難道喜馬拉雅山脈是個天塹阻礙了吐蕃的兵鋒?不可能。亞東山口是一個很不錯的進入印度的天然通道,吐蕃大可以利用這個天然的通道進印度大舉擴張。但是吐蕃這個政權還是沒有大舉進攻印度,為什麼?
還有,吐蕃也和雲南的南詔政權有過接觸,四出攻略的吐蕃卻沒有在雲南大舉擴張設立基層政權的記錄,為什麼?難道,南詔是一個比吐蕃還強勢的政權?
總括而言,吐蕃擴張的地域都在高海拔的寒涼地域,或者說氣候寒涼的地域。它的擴張並非四面八方的進行,而是有選擇的。為什麼?
低海拔地域的人進入青藏高原,要受“高原反應”與酷寒氣候的折磨;不過青藏高原的吐蕃軍隊進入低海拔的潮溼炎熱環境也一樣的受折磨,如印度,如雲南都是這樣的環境。哪怕是吐蕃一度侵入大唐的首都西安,但是,在大掠之後,也急速西歸,從不做長時間的停留,原因也在於低海拔的地域氣候要比青藏高原以及河西等地溫暖,這個時候,在這些地域,它的戰鬥力更受折損。更而且,東進的吐蕃道破了低海拔的陝西,也受“醉氧”的折磨,這個時候吐蕃軍隊的戰鬥力更加低下,長久逗留,被唐軍急攻是要倒大黴的!在四川那個方向,吐蕃的勢力止步於成都平原西邊,為什麼?還是因為那裡的氣候溫暖溼潤,吐蕃軍隊極端的不適應!那麼,放著印度不去攻略,原因不難知道,溼熱高溫不能耐受;放著雲南不去擴張,原因很好解釋,地理氣候上的極端不適應;在大唐的腹心地域急攻旋走都是為了地理氣候上的極端不適應。
可以這麼說,吐蕃軍隊的厲害,完全是在雪域高原上才顯得出。換個地方,如果離開了氣候寒涼地域,它的戰鬥力其實是肯定不如攻宋時的金軍和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