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發到羌塘草原上與唐軍的戰爭中,迅速組織起十六萬人的軍隊,與河西軍相抗。
吐蕃人是以遊牧部族為主,除了邏些等建城之地和南部大藏江地域有耕種居民外,其餘地方都是全民皆兵的遊牧部族,平時為牧、戰時為兵,而在本土作戰中,整個部族都隨戰爭徵發,其中老弱婦孺和奴隸從事遊牧飼養,保證後勤供給,而十五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男子都上馬為戰,因此只要一道徵兵令,能迅速組成十幾二十萬的大軍,當然這是包括了後勤的兵員,正式作戰的兵員只有一半。
所以格桑達瑪徵召的十六萬大軍能作戰的只有八、九萬人,從兵力上來講還是超過唐軍的。
但蕭昡率領河西軍攻入羌塘後,並沒有急著進軍,而是在草原北部安營紮寨,由得青唐王徵發部族、召集軍隊。
這是蕭昡的策略,打吐蕃不能急進,如果不能殲滅吐蕃人的主力,即使佔領青唐王的王庭也不等於戰爭結束了,在吐蕃這種草原和雪山地形下,吐蕃騎兵如果要退,河西軍追殲是很困難的,之後河西佔領青唐的駐地便要面臨吐蕃騎兵無窮無盡的遊襲了,那才是令人頭痛的。
所以,蕭昡寧願格桑達瑪集結大軍,與河西軍決生死於草原上,也不願意在迅速佔領王庭後,再面臨格桑達瑪召集的騎軍忽來忽去的突襲。
再者,蕭昡既要打贏這場仗,也要儲存河西軍的實力,那不能打得太猛太急,要在羌塘草原上磨死青唐軍,既打著,讓青唐軍每戰必有折損,又要悠著打,讓格桑達瑪覺得還有打贏的希望——這是蕭昡的磨盤戰術。
因為蕭昡的戰術,河西軍與青唐軍在羌塘草原上的幾次戰鬥都是激烈而短促的。
吐蕃人的騎兵多,十六萬青唐軍除了一半是負責遊牧飼養供應後勤的非戰人員外,另外六萬都是上馬作戰的騎兵。河西軍五萬兵馬中,騎兵的比重也佔一半。雙方前面幾戰都是騎兵出擊。而騎兵與騎兵的作戰,除非兵力數倍於對方,能形成包抄之勢,否則一方要撤,另一方很難打了,要麼收兵,要麼追下去,但在大草原上追殲騎兵是很困難的。
河西軍是以數支精銳的輕騎兵衝鋒數次後便回撤,引得青唐騎兵追擊,然後撞上了河西軍嚴密的步兵方陣,尤其有名的陌刀兵陣讓吐蕃騎兵是頭痛萬分的。
所以,羌塘草原的最初幾仗雙方都打得激烈又短促。
河西軍打的是磨盤戰術,而青唐軍因為顧慮邏些在背後捅刀子,也打得束手束腳,不敢放開了戰,而且在青唐高原上打持久戰對適應缺氧氣候的青唐軍來講也是有利的。於是,雙方都有心“慢慢打”,每場戰鬥當然不會打得昏天黑地,所以戰鬥激烈又短促。
因為每次戰鬥的持續時間不長,這讓十一營的新兵有了一個適應戰場的過程,而且十一營又是處在後方側翼的位置,基本上是弓弩遠射,甚至連短兵交接都還沒有,吐蕃騎兵已經在前方重甲步兵陣的相拒下退卻了。
在攻入羌塘之前的戰鬥中,十一營也是後方助攻隊伍,除了遠距離射箭外,沒有與敵人兵戈相接過,所以從出兵到現在,都沒多少傷亡,倒是中流矢死了七八人。
這個傷亡率當然是極低的,不僅將新兵初上戰場的恐懼消了下去,而且眼見其他營立了功,受了賞,十一營的新兵漸漸變得渴戰起來。
蕭琰的心裡是矛盾的,她渴望立戰功,只有殺敵多這戰功才會大,但從目前交戰的情況看,雙方都是淺戰輒止,他們這種才上戰場的營根本沒有陷入戰陣的機會,除非是來一場大戰——蕭琰一方面期望著大戰,一方面又希望這種大戰來得晚一點,再給十一營的新兵多一些適應的時間,打仗畢竟是要死人的,她並不希望看到很多同袍死去。
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中,她所在的十一營又經歷了幾次河西軍與青唐軍激烈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