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過半失去戰鬥的。此戰過後,因為部隊傷亡慘重,再加上主力部隊休整換裝調防,準備北上參戰。根據地內的留守部隊因為自身的原因,實際上已經無力與日軍作戰。
甚至出現日軍在掃蕩的時候,一個大隊的兵力就敢在根據地內橫衝直撞的情況。裝備太差,彈藥奇缺,部隊在擴編之後素質下降很快。尤其是主力都被抽調北上,留守部隊多由地方武裝新升級,戰鬥力相對薄弱,使得日軍異常的驕橫。
前車之鑑,使得在剛剛進入熱河之初,挺進軍首長在行軍佈陣的時候異常的謹慎。甚至剛一開始,制定的目標是集中一個團的兵力,圍殲日軍一箇中隊或是偽滿軍一個營的計劃。如果日軍出動一個步兵大隊,那麼至少要集中一個旅的部隊。只是由於後來的形勢變化,才集中主力與日偽軍打一場決戰。
當然這也與部隊換裝之後,裝備情況已經得到極大的改進,不僅有了自己的各級炮兵,彈藥供應情況至少眼下還相當充足有相當大的關係。但也是形勢逼人的一種無奈之舉,否則這種情況在繼續下去,部隊餓也餓垮了。
而且眼下抗聯已經打到林西,如果熱河這邊長期無法解決問題,也影響到下一步的戰略部署。當然這個基礎是建立在熱河日軍只有一個旅團級的獨立守備隊,其餘方向的日軍被抗聯吸引過去的基礎上。
即便是眼下部隊的裝備已經大大的增強,但在軍事素質沒有得到根本提高的基礎上,兩位老帥認為在戰役之中,還需要慎重一些。如果關東軍部署在熱河的日軍為一個師團的兵力,那麼兩位老帥絕對不會如此的部署。
現在楊震要集中主力,打垮日軍一個野戰師團,外加駐在歸綏地區的日軍第一騎兵叢集,以及獨立第二混成旅團。這在兩位老帥看來,的確有些無異於過於託大。在他們看來不經過一年的整訓,即便主力部隊已經完成換裝,關內部隊加上挺進軍也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
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
在現代戰爭條件之下,一支軍隊的發展與壯大,不是單單隻更換裝備就能達到的。更多的是指揮員的素質和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都要有相應的提升。才能真正的適應現代化的戰爭,才能與日軍這種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作戰。
眼下挺進軍北上之前整頓時間過短,部隊對眼下這種對於這支軍隊來說幾乎是全新的作戰模式,還需要長時間的適應。而關內留守部隊,還未來的及整頓。至少在眼下,承擔這種作戰還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就算透過這次熱河戰役,部隊得到了一定的鍛鍊,但要執行楊震所說的那種戰鬥規模的戰役,恐怕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部隊在戰鬥之中損失過大,而未能達成作戰目標,這對今後整體局面的影響就太大了。
所以兩位老帥在之前的想法,都認為即便是下一步打通內外長城作戰,也是要運動戰與游擊戰結合。讓開大路與主要交通線,佔據鄉村對日偽軍採取困守的戰術。只要打通聯絡便可,不必非要搶佔主要公路沿線。
對於兩位老帥來說,眼下當務之急是在熱河戰役結束之後整訓部隊。部隊裝備上去,相應的素質也要得到提升。而在部隊整訓完畢之前,應該儘可能的避免與日軍打那種硬碰硬的戰鬥。
而他們以察南為主要作戰目標的計劃,就是按照這個想法提出來的。察南地區有晉察冀軍區北嶽區的部隊在堅持,西邊還隨時可以得到晉綏軍區的配合。而在察北地區受制於地理與民族因素,整個區域對於關內來說幾乎就是一片空白。
從日軍蒙疆駐屯軍整個兵力部署來看,在察北地區兵力的確相對薄弱,這是以察北作為主要突破口的最重要的一個優勢。但是自己部隊到那裡,同樣也沒有任何的優勢。部隊在察北行動既沒有地方的政權可提供支援,也沒有地方部隊配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