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定的附加條件,但是大城戶三治的意思,還是接受敵軍提出的條件。
而他的副手中西有貞少將,也和他意見差不多。相對於還有些婉轉的大城戶三治中將,中西有貞少將的態度更加直白。他認為眼下整個北平城內的守軍,已經根本無法守住整個北平城,甚至連固守城內的某一部分希望都渺茫。
最關鍵的是即便敵軍短期之內,因為投鼠忌器暫時放棄攻城。但北平城內現有的存糧和存煤,也只夠城內的僑民和駐軍,維持不到半個月的口糧。門頭溝一線的丟失,門頭溝內的煤炭也已經無法運到北平城。
如果半個月之內援軍不到,整個北平城內的所有僑民,將處於飢寒交迫的境地。而從目前的戰況看來,短時間之內根本就不可能指望有援軍的抵達。別說半個月,就是一個月之內援軍抵達的希望都不大。
既然敵軍這個時候提出談判,那麼華北方面軍應該同意與敵軍打成一個協議。以保障北平城內幾萬僑民的生命安全,以及保住帝國未來反攻北平的實力。或是至少在援軍抵達之前,增加防禦天津的實力。
如大城戶三治參謀長說的那樣,固守天津這個反擊平津的橋頭堡,並集中兵力重新打通華北方面軍與關東軍之間的聯絡。如果真的能將北平戰場上的殘存兵力,撤回天津重新整編後在投入戰場。
遠比在眼下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情況之下,坐困北平孤城,甚至被人家一口口的吃掉要好的多,也要有意義的多。畢竟守住天津以及塘沽一線,便可以為帝國在華北北部,也可以保證一個立足點。
更可以為帝國在不遠的將來,重新奪回華北北部的,保住一個最重要的戰略要點和支撐點。對於現在的華北方面軍來說,在整個平津戰場上確保天津的安全,比在這裡困守孤城要有意義的多。
相對於傾向接受抗聯條件,以儲存實力和僑民的這二位正副參謀長。華北方面軍的各個部長和課長,以及一眾年輕的作戰參謀卻是炸了鍋。認為如此的不戰而放棄北平,實在有損帝**威。
作為帝**人,應該以戰死沙場為榮,而不是為了選擇苟且偷生,放棄方面軍司令部所在地北平。儘管城內的防守兵力不多,但是華北方面軍現在可以武裝僑民參戰。北平城內的幾萬僑民,至少可以湊出一萬的兵力。
以城內各個軍需倉庫之中,庫存的大批武器彈藥,武裝一萬僑民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將這一萬僑民投入北平城防禦,再加上城內大量堅固的建築物。雖說眼下敵軍已經控制了西直門,但是在城內至少可以抵抗半年的時間。
糧食不夠可以從城內支那人那裡收集,只要能守住北平城,就算是餓死城內的所有支那人也在所不惜。即便這樣也防守不住北平城,也可以在臨死之前拽上敵軍精銳的一部分陪葬。為天皇陛下光榮戰死,對於任何一名帝**人來說都是無上榮光的。
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
這些參謀自認為在城外打陣地戰,現在只剩下這麼一點兵力的華北方面軍,的確不是敵軍的對手。而且那些僑民即便武裝起來,但沒有受過嚴格訓練的他們,一旦在城外無依託的情況之下,與敵軍遭遇恐怕潰敗的更快。
但是依託北平城內無數條大街小巷,以及交錯縱橫的多條衚衕,與敵軍打一場決死巷戰還是沒有問題的。更何況大本營不會坐視北平有失,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增援。依靠巷戰儘可能的堅持,也許能夠拖延到援軍抵達呢?
這些主張決一死戰的主戰派更認為,北平城能堅持一天,就會拖住大量的敵軍部隊無法南下,也就等於有利的支援冀中戰場。如果現在就放棄北平城,那麼騰出手來的大批敵軍南下,會加重冀中戰場的負擔,甚至會引起相當不良的連鎖反應。
相對於更加穩重一些的大佐以上級別的軍官,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