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對於沒有重火力的自己要想啃下來幾乎難於上青天。只不過楊震對這裡防禦工事的抗打擊能力還是低估了。
就是對這裡的原主人,有著大量飛機、重炮的日軍來說,不付出重大的代價,也很難拿的下來。儘管他們有這裡最詳細的工程圖紙。除非他們先在這植被茂密的崇山峻嶺修建一條公路,將被他們稱之為大阪寶貝的二百四十毫米重榴彈炮運進來。
或是將他們號稱威力最大的**式一百五十毫米重加農炮運進來。不過以日軍蹩腳的機動能力來說,將這些威力雖大,但也重的可以的大傢伙運到這裡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實無論是澤田茂還是小林淺三郎少將都不知道,這個位於群策山之中秘密倉庫並不是孤立的一個秘密倉庫。它與北邊的興山要塞、鳳翔要塞以及東北方面的富錦要塞是一個相互結合的要塞群。
只是與其他三個作為進攻出發地域,完全是攻擊性的要塞不同。這個秘密倉庫不僅擔負著戰時提供補給的任務之外,還擔負著戰時三個要塞側後方的掩護任務。平時雖然只有兩個中隊的守備部隊,但在戰時卻是至少能容納下一個旅團的守備部隊。
為了保證作戰需要,這裡除了少量土木工事之外,大部分的防禦工事都是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對於這種修建的異常堅固的工事,那些輕型轟炸機攜帶的最大不過一百公斤的炸彈,對其幾乎是無可奈何。
馬其昌在接到以最快的速度掌握這裡儲備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使用辦法的命令之後,立即將倉庫之中的重炮運了出來,全部部署到了數個永固火力點之中。甚至有六門大炮直接放置在直接面對南部小林淺三郎進攻方向的兩個倉庫的大門處。只要大門一開啟,不需要做任何的調整,便可以對預定目標實現射擊。
這麼做,射界雖然顯得有些狹窄,但火炮與炮兵在日軍地空火力優勢面前,生存能力卻是大大的加強了。不過即便是馬其昌對這些大傢伙也是第一次接觸,更別提那些連速成班都不算的炮兵了。
好在楊震根據眼下的情況,制定了一個極為簡單的標定射界的方法。需要的時候,只要按照觀測員上報的資料,將炮彈打出去就是了。雖說初學咋到的,操作極為陌生,射速慢不說,打出去的炮彈炸點也顯得過於凌亂。
任何只要稍微明白點軍事常識的人,他們打出去的炮彈那相當凌亂的落點,就馬上會明白這是一幫連菜鳥都算不上的炮兵在操作。絕對不是那種經過多年訓練出來的老炮兵打出來的炮彈。
依靠楊震制定出來的那個簡單的射界標定方式,依靠馬其昌的統一指揮,這些雖說只是剛剛開始熟悉這種火炮的炮兵的準頭大致上還可以。至少沒有幹出將炮彈打到自己人頭上的笑話。
只是馬其昌也只敢讓這些人對已經劃定好的射界,等於是半固定的目標進行覆蓋式射擊。至於什麼超越射擊、攔阻射擊、追擊射擊等等是斷斷不敢的,更不敢來一個自由射擊。那樣弄,非將炮彈砸到自己人頭上不可。這幫人,連火炮操作都不熟悉,要是真將這幫傢伙當成成手用,那倒黴的人可就是自己的部隊了。
好在到現在看,這些新兵蛋子發揮還算正常。雖說自己累了一些,但終歸還是沒有讓司令員、參謀長失望。雖說暫時還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但馬其昌相信只要給上一段時日,等這些人最終成熟起來後,會發揮的越來越出色的。
既然馬其昌手下的炮兵發揮還算正常,那麼終歸還是有人會倒黴的。面對著整整一個大隊被炸成殘廢之後,三十七聯隊實際上已經被打成了殘廢,剩餘的部隊再也打不起精神來的局面。
看著哪怕是一個小隊規模的進攻,也要聯隊長帶著旅團作戰參謀一個個的去將那些趴在地上死活不起來計程車兵生拉硬拽,才能勉強站起來的三十七聯隊的官兵的小林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