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面積比烏海市的市區面積還要大,因此在引入了黃河水之後,這裡就成為了烏海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旅遊景點了,年初的時候黃河水開始引入,不少人都前往烏海湖邊上見證過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而他們當時還沒有看到過這個所謂的烏海農場。
因此這個時候他們提出質疑的時候,底氣還是很足的,一個農場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面建立起來的。
但是店員卻似乎對這樣的情況早有預料,她笑著說道:“嗯,我們農場確實是非常的年輕,所以很多人還不知道我們的農場,但是農場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我們準備在這個週末開放農場開放日,大家可以前往農場自信採摘水果,觀光遊覽農場,到時候採摘的水果將只收取半價的成本價,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現在就可以報名,我們到時候會安排大巴帶大家過去遊玩的,到時候大家就知道我們的農場的位置和目前的情況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李建記者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句話一直是很多人信奉的至理名言。
小孫也是這樣的人,別人說的再好聽,他都不會相信,必須要自己親眼見一看才會放心。
於是他跟現場很多好奇的顧客一起報了名,反正去了也不要他們負擔路費,而且去了之後在那邊買到的水果還可以享受半價優惠。
就算是不想買水果,也但是去烏海湖邊上散散心了。
他心裡這樣想著,而跟他抱有一樣想法的人還是不少的!
……
“嗬,居然有這麼多人報名?能應付的過來嗎?”
看到報名的名單之後,林全嚇了一跳,兩百多人要過來?這麼多?
“這應該是沒問題的,只是參觀一下,反正我們只是安排來回的大巴車就好了,午飯和其他的服務我們並不提供,實際上我們也照顧不過來!”
丹尼絲對於這個安排其實是有點意見的,對外展示農場當然是可行的,這樣可以幫忙宣傳農場,可以擴大農場的知名度,但是她卻不認可林全的這種辦法。
這種辦法完全是出力不討好,要是組織的好了,安排的好了,那倒也沒什麼好說的,但是要是安排的不好,組織出現了紕漏的話,那問題就大了。
而且這種宣傳手段效率實在是太低了,相較而言,她跟相信廣告的投放,畢竟廣告覆蓋的人群更多,花費也更低一些。
“看長遠一些嘛!烏海就這麼大一點,而且你不太瞭解中國人的習慣,中國人的口口相傳是很厲害的,這一點比起西方國家而言影響力要大得多!”
東西方文化的詫異是比較大的,主要是因為雙方的社會習慣不太一樣。
中國傳統就是大統一社會,所以集體主義比較的盛行,而西方一直都是比較鬆散的,沒有被長時間的統一過,而且他們的文化也不提倡集體主義,更加強調個人主義,不然的話不會出現騎士這種早就該被戰爭淘汰的昂貴兵種了。
林全的這個想法在國外執行的話,效果可能是真的會被打折扣,但是在國內的話,效果應該還是很不錯的,他對此是有信心的,中國人比較喜歡分享,或者說是比較喜歡炫耀,曬朋友圈的這種行為就是這樣的!
有好東西,人們會不自助的安利出去,更何況他們還現場來過,來了這裡不曬曬朋友圈,發個微薄什麼的,那就不正常了。
而在自媒體時代,這樣的宣傳當然是有效果的,兩百多個人或許不多,但是這200多個人的朋友圈有多大?
朋友圈如果被分享被轉發了的話,那影響的範圍有多大?
這樣一考慮,林全就覺得付出一點點的代價完全是值得的。
“但願你說的是對了,對了,你們農場週末的時候要配合一下,後勤這邊沒有那麼多的人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