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似的一頭撞進了懷裡,這簡直是天意昭昭啊。(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九章 匪患猖獗
一紙聖旨出西門,天下風雲動。
這是一道警告意味很濃重的聖旨,聖旨由內閣大學士楊廷和匆匆寫就,送到司禮監蓋上皇帝寶璽大印後,再由通政司核准頒行。
關於寧王跋扈不臣這件事上,楊廷和的表現似乎很熱心,朱厚照扔了一句“申飭警告”後什麼都不管,剩下的幾乎全是楊廷和在忙活。
派去宣念聖旨的人也由是楊廷和親自指派,這個人的分量可不小,他是弘治皇帝的大姐夫,朱厚照的姑父,長康長公主之夫,駙馬都尉崔元,爵封京山侯。
京師派出一位侯爺兼皇親向藩王宣旨,規格算是比較隆重了,至於為何派崔元這個人去宣旨,楊廷和也有他的小算盤,且先不看聖旨的內容,寧王如果沒像張公公那樣腦袋被門夾過,一定能從宣旨之人的身份便可以判斷出京師朝廷對他的意思,駙馬都尉算是半個皇家人,從輩分上來論,寧王朱宸濠也得叫崔元一聲姐夫,朝廷派他的姐夫來宣旨申飭警告,其意無非是告訴他,這件事並沒有鬧大,皇帝希望把這件事控制在家事的範圍內。
不得不說楊廷和委實用心良苦,他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消弭這場兵禍,寧王以前做過什麼不要緊,只要聖旨到了南昌,寧王能夠警覺並且及時懸崖勒馬,那麼這件事仍可以繼續捂住蓋子,天下依舊太平。
…………
聖旨出京的同時,還有一騎快馬也跟著出了京。
此騎與聖旨無關。是秦堪私人派出去的南京老弟兄老班底,他的速度顯然比駙馬都尉崔元快多了,幾乎是馬歇人不歇,算得上八百里快馬了。
他的任務也跟寧王有關,秦堪給潛伏在南昌城裡的錦衣衛探子們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從寧王府救出唐寅!
秦堪的朋友不多,隨著身份地位的水漲船高,他的朋友更少了,像唐寅這種相交於貧寒的朋友死一個便少一個,秦堪損失不起。
對這個酸書生。秦堪委實有一肚子怒氣。如今朝廷與寧王大戰在即,雙方暗裡各自厲兵秣馬,江西戰雲密佈,這個節骨眼上唐寅竟不知死活一頭闖進寧王的地盤。簡直是找死。
怒氣歸怒氣。待唐寅從南昌平安歸京。秦堪少不得會抽他一頓,但他的朋友絕不能眼睜睜看他死在寧王手裡,或者被寧王裹挾而喪了一生清名。
******************************************************************
唐寅也想逃。他比誰都想迫切離開寧王府這個鬼地方。
自從上次逮著機會卻在王府內迷了路後,唐寅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的同時,也開始了新一輪的逃跑計劃。
夜幕即臨,晚霞漫天,已是掌燈時分。
寧王朱宸濠坐在王府書房裡,他的面前坐著幕僚長史李士實。
箭已在弦上,朱宸濠也越來越忙碌了,大軍發動需要很多條件,軍心士氣,軍械糧餉,民間輿論,甚至氣候地理等等,這些都是大軍發動前必須準備充足的。
“王爺,糧餉不愁,足夠大軍維持一年有餘……”李士實捋須沉穩地道。
寧王也點頭,自己的底細當然是自己最清楚:“這幾年來,本王狠下心用了許多雷霆手段,徵集而來的糧餉堆積如山,這個方面本王倒是不擔心,只是……苦了南昌城的百姓啊,本王對他們有愧疚……”
李士實急忙道:“欲成大事者,不可有一時婦人之仁,南昌城的百姓確實受了苦,來日王爺登臨大寶,君臨天下,那時再好好補償南昌百姓便是。”
寧王點頭,嘴裡說著愧疚,其實心中一片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