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塔預留空間是可以實現的,畢竟有大把的事實在哪擺著呢。。比如說華夏就是這樣。其次,從時間上來講,一年多沒出手了,如果都待在船塢中的話,這段時間完全可以完成換炮工作了。
但是這一切都是理論上的,如果考慮德國在戰時的資源調配的話,這個計劃貌似就有些不現實了,首先,德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中雖然大勝,但是依然損失慘重,尤其是炮塔這種炸彈磁鐵般的存在,損失的數量更多,而且德國超無畏的主力就是350l45級別的主炮,這樣一來的話德國海軍兵工廠生產重炮首先就要彌補日德蘭海戰的損失,在隨後一年的戰鬥中,德國公海艦隊並沒有閒著,從出勤率來看還是挺高的,所以說火炮的毀傷和磨損也是比較嚴重的。再加上為了彌補日德蘭海戰中的火炮損失,這個數量將是相當巨大的。。…。
其次,根據情報顯示,德國在這一年中完成4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已經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了。所有的資源和人力都在向這4艘鋼鐵巨獸傾斜。而且換裝火炮還涉及到炮塔和各種伺服裝置,一個炮塔重達好幾百噸,這些需要大量的工廠來相互協作才能完成火炮的換裝工作。既然如此,在美國人看來,在一面彌補戰損一面又強力上新船的情況下,德國海軍根本沒有能力為這些無畏艦裝備上32門350l45主炮啊。也就是說,馬吉芬的這個設想不具備實現的可能性。
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德國人到底是如何應對這一的問題呢?美國人猜的沒錯,如果單純憑藉德國的產能和戰時資源量的話,這樣的工作確實很難完成,但是實際上,得益於優秀的統籌規劃和同盟國內部的協作機制,德國人還是十分順利的完成了無畏艦火力升級計劃!
首先火炮的製作方面,早在開戰之前,同盟國內部就已經統一了火炮規格。大家都用到是一種l45主炮,也就是說,除了克虜伯之外,義大利的安多爾沙炮廠和奧匈帝國聞名於世的斯柯達炮廠也可以生產這樣的火炮。相對於整體開戰的德國公海艦隊,義大利和奧匈艦隊可就輕鬆多了!整整3年就打了兩次艦隊大戰,所以說他們的產能是絕對富餘的。。…。
火炮問題解決了,那麼剩下的各種配件伺服和光學儀器什麼的就更好解決了,甚至就連裝甲鋼都可以透過華夏的輪船運往歐洲!總體來看,德國海軍後勤壓力並不算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依靠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力量以及華夏的外援完成了這項在美國人看來並不太可能的任務。同盟國內部的火炮統一規格計劃協約國並不知曉,甚至於在各種檔案中義大利和奧匈帝國戰艦上資料著名都是火炮,從表面上看同盟國內部的武器規格並不一樣。其實事實上除了艦炮之外,各種陸炮和輕武器等等使用的規格也確實不一樣,所以美國人也就沒考慮到這一點。…。
於是乎經過一堆人的一番分析後,美國海軍認為德國人沒有足夠的資源和人力來完成這項龐大的工作,而且即使德國人做了,最多也就改一到兩艘,對戰局不會產生什麼根本性的影響,所以,大家可以歇歇了,繼續按照原定計劃,美國人和法國人掃除地中海的同盟國艦隊。。而英國人只用盯死公海艦隊就行了。而且美國政府還特意“提醒”馬吉芬,不要將自己“毫無依據”的推測四處傳播,更不要讓英國人知道了,好好幹自己的事情,不要管別的了。。…。
“要是英國人知道一個美國艦隊司令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那麼我們在外交和政治上將會相當被動,我們沒有必要因為一個不切實際的推測來為英國人賣命,不是嗎?”威爾遜總統這樣對本森說道。
“我就知道是這樣一個結果。”看著神色有些沮喪的馬吉芬。西姆斯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他倒不是對馬吉芬有什麼特別的看法,只不過作為一個美國人,他也不希望圍著英國人的指揮棒團團轉,畢竟美國艦隊到了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