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沒有,逆城市化和限制商業本來就是明政府的既定策略,將南宋過於虛假的商業繁榮所產生的金融泡沫拉回正軌,本就是這個時代該做的事情。
沒有足夠的生產力生產出足夠的商品,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就那麼喜歡通貨膨脹?
千萬別把重農抑商看做貶義詞,古時候的重農抑商就等於現代政府透過操作把進入金融業的熱錢逼回實體經濟當中。
當下的大明並不需要太過於發達的商業。
發達的商業需要商品,需要足夠的產能帶來的足夠的商品,沒有那麼多商品,錢只能變的不值錢。
南宋商人們所擁有的商業用地大量侵佔農業用地,很多良田都被用作種植經濟作物而非糧食,朝廷和權貴官僚們賺的盆滿缽滿,白手套們也獲利匪淺,但是那些需要吃飯的平民就慘了。
南宋的海外貿易獲利頗豐,會讓統治階級變得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奢侈,但是一文銅錢也落不到普通民眾的口袋裡。
且大量土地、勞動力用來應付海外商貿,從事燒製瓷器、紡織絲綢、種植茶葉等等,正常的糧食生產也面臨威脅。
同時海外商貿換回來大量不能吃的貨幣進入流通領域,還間接推高了糧價,推高了平民的生活成本,平民們只能面對日益上漲的糧價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而欲哭無淚。
這種情況在蘇詠霖看來是不行的。
中華大地上多災多難,平均每五年就會迎來一次上規模較長時間的氣象災害,就會引發農業問題,若是風調雨順的年景不能大規模儲備糧食以備災年使用,災年必然會餓死人。
引導人們務農是一點,無論何時都要保證足夠的農業用地也是一點,兩點都要抓,兩點都不能放鬆。
這是蘇詠霖在大明農部建立的會議上公開表示的。
這種政策當然不會受到商人的歡迎,商人需要的是無限自由,是隻有政策保護而沒有政策限制的世界,這個世界,大明不可能給他們。
所以商人們想要反抗,但是當他們看到林景春身邊那位身姿雄壯的軍官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想法了。
抵抗?
動刀子?
那可真是想得太多太多了。
這場吹風會議很快就結束了,林景春臨走之前還特意囑咐了商人們一句。
“你們注意著,千萬不要觸犯明律,一旦觸犯明律,不管伱們是誰,來自何方,是什麼出身,都要按照明律處置,絕不容忍,我不希望下一次見面會的時候諸位當中會有人再也來不了了。”
這些話說完,林景春意味深長的咧嘴笑了笑,轉身就走。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沒時間在這裡浪費。
商人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色各異,然後懷著沉重的心情,一個接一個的離開了市舶司。
然而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或者去某人的家裡,或者去某個酒館飯店,或者去某個風景不錯的地方散散心,商量一下接下來該做什麼。
而還有一些明智的知道事不可違的人,已經開始準備清點家產統計土地數量,做好了當大明順民的準備了。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躺平接受。
一旦接受了自己的軟弱,那麼他就是無敵的。
明軍的鋼刀再鋒利,也砍不斷我這軟綿綿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