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南宋君臣對此很不理解,但是他們經過討論之後,對此得出的結論並不是明國的體制優勢,而是認為這是明國的軍事實力優勢。
明軍強悍善戰,蕩平周邊不臣,聲威赫赫,對敵人有強大的威懾力,自然的,對民眾也有強大的威懾力。
凶神惡煞的明軍用血腥殘暴的殺氣震懾了農民工,所以遭到殘酷對待的農民工才不敢造反。
但是越是強大的壓迫必然帶來更加暴烈的反彈,隨著黃河工程不斷的推進,南宋官員不斷有人提出明國黃河工程遲早爆雷,或者說已經爆雷過兩次了——
蘇詠霖因為河水猛漲而南下開封指揮排程的兩次行動被他們認為是【黃河工地出現暴亂,明皇蘇詠霖親自南下指揮平叛,強行壓制】。
並不是因為什麼所謂的河水猛漲所以皇帝親自南下指揮。
這種危險的事情皇帝會出動?
萬一出了什麼事情怎麼得了?
不可能,絕對是因為出了皇帝不得不親自出動的事情,比如叛亂控制不住,他必須要親自出動平叛,然後將其掩飾為黃河大水的事情。
就是這樣!
也正是基於這種猜測,所以虞允文向趙昚提出的【破壞黃河工地】的建議裡所描述的策略內容就是派人潛入工地,傳播謠言,用謠言促使黃河工地上的明國農民工發起全面暴亂。
黃河工地上的勞工一定被明國驅使的十分厲害,一定被壓榨的非常慘,怨氣極重,只要稍微傳播一些謠言,就能達到目的。。
比如【黃河竣工之日就是他們所有人的死期】、【黃河竣工之日需要十萬人的血來祭天】之類的謠言,只要傳播開來,效果一定非常好。
反正愚夫蠢婦們很迷信,只要傳播開來,他們一定會非常驚慌,一定會恐懼,加上平常被兇狠壓榨帶來的怨氣,分分鐘發生暴亂。
如此,就能拖延、破壞明國的黃河工程,用這個工程不斷給明國放血,讓明國不斷失血, 損失國力, 並且最終走向覆亡。
隋朝的滅亡就是因為那條大運河, 那麼明朝的滅亡也會是因為這條黃河。
他們再也沒有餘力南下威脅南宋,南宋就能夠趁機恢復實力,擴充軍力, 等中原大亂之際,就主動北上, 討伐敵人。
虞允文得意洋洋的宣稱自己的策略絕對是可行的, 趙昚為此頗為心動。
於是派他加入南宋使節團, 一路注意觀察明國工地現狀,看看明國對黃河工程的防禦程度如何, 有多少駐軍,有多少工人,什麼地方最適合傳播謠言發起暴亂等等, 從中找到可乘之機。
這種事情沒有第一手情報是不行的, 正好有一個出使的機會, 趙昚需要虞允文的一手報告。
但是面對著眼前看到的畫面, 虞允文愣住了。
沒有【殘暴的明軍士兵】持械監工,工地上甚至看不到幾把兵器, 偶爾能看到持械巡邏的隊伍並不是明軍士兵,而是身著普通布衣的農民工打扮的人。
工地上的官員雖然有穿著官府的,但都是文職人員, 看起來像是統計物資負責發放的,手無寸鐵。
更沒有人像大爺一樣拿著鞭子站在工地邊上監工, 看到哪個農民工偷懶就一鞭子上去。
這些農民工老老實實勤勤懇懇的工作,完全沒有偷懶怠工或者怨氣很大的感覺, 工地上挺祥和的,是不是還能聽到有人在說笑。
為什麼會這樣?
虞允文非常費解, 還沒等陸游再次提問,他就上前一步,像是質問般的詢問王祈。
“怎麼會沒有士兵監工?為什麼?你們不擔心出事嗎?出了事怎麼辦?誰負責?”
王祈被他這突如其來的詢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