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中國尚沒有足夠的“旗幟符號意識”,所以,旗幟上的圖案,必須以鮮明的形象、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不繞圈子不廢話,直接把要說的話楔入受眾腦中。
如此,具體的物體的形象便成為首選。
所謂“具體的物體”,無非三種:人物,動物,艦船和武器。
艦船和武器當然是最直接、最形象的,但大多數官兵看在眼中,恐怕覺得僅僅標誌了他們的身份,未必會引發更多的“深層次”聯想,就是說,還不能完整傳達關卓凡想要傳達的資訊。
人物,頭臉當然不大好上旗子,但部分器官是可以上的,比如拳頭——這個屬於關卓凡的“心水保留方案”,但他打算將之另派用途,暫不放在海軍身上。
就剩動物了。
用龍嗎?這東東倒是在大海里混的,可是,這個時代,普通的中國人看到龍,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皇帝和神仙。
都是拿來磕頭用的。
我希望我的海軍,看到自己專屬的旗職,自然而然,攥緊了拳頭,挺直了腰,渾身肌肉繃起,嘴巴里泛起血腥的氣息,然後,熱血滾沸,殺氣衝騰。
而不是自然而然,膝蓋發軟。
關卓凡理所當然地選擇了鯊魚這個形象,他要告訴他的海軍——中國海軍:你們是海洋中最兇殘的捕獵者,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
把動物搬上國旗、軍旗,司空見慣。獅子、馬、大象、老鷹、蛇,都在旗子上面待著呢,不過,鯊魚上旗,關卓凡算第一家。
鯊魚的威懾力,首先在它的巨齒,為了突出這一點,旗子上的鯊魚經過了誇張和擬人。
“誇張”:頭部佔整個身軀的比例大大增加,超過一半。嘴部佔頭部的比例又大大增加,也超過一半。畫面最正中、最醒目的,就是它的小山般排列的利齒。這有個名目,叫做“血河繞雪山”,牙齒就是“雪山”,上下各一條血唇,謂之“血河”;又有“血河出雪山”:下齒的後面,隱約一條腥紅的舌頭。
還有它血紅的瞳孔,其中,一點黑珠,算是“畫鯊點睛”。
“擬人”,就是上述之血唇紅舌了。這個設計,除了讓鯊魚更具表情、更顯兇殘之外,紅色的口唇、舌頭,雪白的牙齒,可以形成更強烈的色彩對比。
到時候,言路上會不會有人義正詞嚴地說:鯊魚是沒有舌頭的!
好玩。
俺就告訴他們:魚,包括鯊魚,是有“舌頭”的,這個東東的學名叫做“基舌骨”。只是大多數魚類的“基舌骨”的功能已經退化,基本就是個擺設。不過,沒啥用的舌頭也是舌頭,不要說俺沒有引經據典啊。
補充說明,這個時代的美國海軍,還沒有自己的海軍旗,是拿國旗當海軍旗用的,就是說,艦隊進入馬關海峽之後,降下星條旗,升起“紅浪血睛藍鯊旗”。
想一想,挺爽的嘛。
原時空,一直到了1959年,美國海軍才算有了自己專用的海軍旗。不過,這個旗子只在慶典、遊行等官方場合使用,平時並不在艦上懸掛,艦上還是懸掛國旗,所以,有了等於沒有。
嗯,總算有件事,跑到美國人前面去了。
*
*
關卓凡在華爾和張勇的陪同下,來到軒軍軍營。下馬伊始,即召集副師級以上將領開會,部署西征、徵日事宜。
隨左宗棠西征的,定了第四師副師長展東祿。
這支軒軍,是左宗棠的“客軍”,主將要獨領方面之任。這是展東祿首次真正獨當一面,而軒軍的戰力,對回匪有絕對的優勢,這個差使,頗為適合展東祿這個“新人”。
展東祿出身步軍城南馬隊,是關卓凡嫡系中的嫡系,為人機智,作戰勇猛。不過,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