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美平叛的過程中,散兵戰術崢嶸初露,小試牛刀,特別在新希望教堂一役中,發揮奇效。
散兵戰術的威力,是有目共睹了,雖然還有部分將領心存疑慮,但關卓凡已下定決心,全面推行。
散兵戰術的建制基礎,是連、排、班。因此,要全面推行散兵戰術,就得對軒軍全軍營以下建制,按連、排、班序列,做全面細化。
散兵戰術對士兵的軍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天津會議”透過的第二個重大決策,是在軒軍全軍普及文化教育,即,每一個軒軍士兵,都得識字。
這當然是“善政”,可關卓凡提出來的時候,大部分將領都睜大了眼睛,那個表情,暴露他們的真實想法:“爵帥是在說笑嗎?”
在識字率上,和中國其他軍隊沒什麼實質不同,軒軍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文盲。其實,不僅中國,這個時代的各**隊,文盲的比率都很高,只是相對歐、美,中**隊的文盲率要更高一點罷了。
前工業化時代,生產也好,戰鬥也罷,技術含量都比較低,不需要多少識字的勞動者和士兵。
統治者對“教化”被統治者,是有很高的熱情的;但對教被統治者識字,可就沒有什麼興趣了。因為被統治者識了字,知識壟斷被打破,就不大好“教化”了。
還有,前工業化時代,社會剩餘財富很少,對普通的農民來說,讀私塾,送束脩,經濟上幾乎是不可承受之重。
大部分的將領,自己的文化水平也高不到哪去。不少人對文字和書本,有天然的敬畏和厭惡。推己及人,這個讀書寫字,自然替士兵們覺得是件天大難事。
衝鋒陷陣,火海刀山,蹈之以死,只要爵帥一聲下令,眉頭也不皺一皺。
管他奸惡善良,賢愚窮貴,只要爵帥鳴鏑指示,毫不猶豫,一槍打爆他的腦袋。
可是,要全軍六萬多人,通通讀書認字?
這個,嘿嘿,嘿嘿,這個……
只有安德森大表贊成,說爵帥英明,提高士兵的文化水平,是提高軍事素養和戰鬥力的必由之徑。
有人心裡嘀咕:安老頭在美國是最高軍事學府的教官,“大學教授”,在中國,可不就是“點翰林”?自然這麼說。他哪裡曉得老粗們的難處?
將領們面面相覷的樣子,早在關卓凡意料之中。
他向安德森微微點頭,說道:“叫士兵們認字,不是要他們做八股,考秀才,只要識得自己的名字,能讀通文書佈告,能用白話寫簡單的家信——就好。”
然後補充:“從今以後,軒軍內部的文書佈告,一律用白話、加句讀,務必做到:沒有人解釋語義,士兵們也都能聽懂,都能看懂!”
關卓凡繼續說道:“現在打仗,不是講究舞刀放箭了。槍炮愈來愈精細,戰法愈來愈複雜,你不識字,像炮兵,連彈藥箱上面的資料表都不會讀,還打個屁仗!”
這個“屁”字,爵帥是很少“出口”的,將領們不由一凜,同時也不由精神一振。
關卓凡說道:“教士兵們認字,我起個名號,就叫‘掃盲工程’——這個‘盲’,指的是‘文盲’,就是‘睜眼瞎’。”
將領們暗暗點頭:這個名字好!又明白,又生動,叫人印象深刻——爵帥果然斑斑大才啊。
關卓凡說道:“既然是‘工程’,就要點驗,三月一考,一年之後,必須‘脫盲’。”
他的聲音變得嚴厲:“這個‘掃盲工程’,要當一場大仗來打!我會為各部設定一個‘脫盲’的比率,到時候誰達不到這個數字,就當誰打了敗仗。哼哼,打敗仗什麼下場,你們也曉得。”
將領們想,槍斃大約是不至於的,不過看來爵帥真不是在說笑,到時候降職甚至免職大概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