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非要帶上重型轟炸機。4發轟炸機沒法大角度俯衝轟炸,對於戰術目標的精度非常一般。除非是地毯式轟炸,否則還不如用能俯衝的單發或者雙發轟炸執行戰術任務。。…。
從集中使用的角度來看。只有當重型轟炸機數量多到了一定程度,其戰鬥力才會有質的變化,這不僅僅體現在載彈量的累加上,同時也體現在戰術應用上,比如說飛機多了,可以擺成一個密集的盒子隊形來抵禦對方戰鬥機的攻擊。。在對空火箭彈出現之前,單純憑藉機炮硬衝盒子隊形的德國飛行員還是相當懼怕b17這種全身上下有一打以上50機槍的傢伙。這種密集的火力完全可以用密不透風來形容。而在戰爭後期,大量的轟炸機在加上電子戰裝置後,以密集的全覆蓋式電子干擾來對抗德國雷達也獲得了極好的效果,具德國人反饋,即使採用多部雷達使用不同的頻段來探測,其效率也將下降到沒有電子干擾時的四分之一以下。這其中固然有德國雷達技術較為落後的因素,但是大量的電子干擾裝置集中使用的威力也是絕對不能低估的。
所以陸軍沒必要擁有太多的飛機,能保證一般戰役需要就夠了,如果非要碰上個別難啃的目標,和空軍協調一下就可以了。而大量的遠端轟炸機和遠端戰鬥機將作為戰略力量去使用。海軍方面想要獨立的海航確實是有必要。不過除了個別用於偵察或者反潛的海上巡邏機之外,徐傑也不打算給海航太多的4發重型飛機。海航主要是由陸基航空兵和海基航空兵構成,後者就不用多說了,絕大部分都是單發飛機,前者的話主要執行的也是對海攻擊任務,而面對航行的船舶,水平轟炸的效果比較一般,最好還是用可以俯衝的雙發轟炸機比較好。。…。
總之,在徐傑的規劃中,陸航主要配的飛機是強調飛行效能的短距離低成本可以大量生產的戰鬥機(類似2戰時的bf109)。強防護的對地攻擊機(比如ju87)到後期隨著技術的進步可以搞戰鬥轟炸機一體機(比如fw190、暴風之類的)以及可以俯衝的雙發轟炸機(比如說ju88。)以及雙發夜戰飛機或者夜間轟炸機,這種飛機比ju88這種標準的雙方轟炸機小,但是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飛行效能。(比如說蚊子)
而海航方面因為存在艦載和陸基兩種情況。所以說需要區別對待,艦載機幾乎都是單發飛機為主,為了搶奪著艦效能,所以必須要求中低空效能要好,要說歷史上2戰中最好的艦載機的話,那自然是海盜系列,這種飛機集空戰和對海攻擊為一體,除了不能扔魚雷其它幾乎都可以做(不過海盜2戰後的衍生型au1型攻擊機是可以帶魚雷的),甚至當夜戰飛機都可以。不過想要點開這個科技樹的話需要神器r2800,這個稍微困難點。所以說開始的時候戰鬥機和攻擊機還是要分開,後者只要科技發展不是特別悲劇,設計上再好點的話,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歷史上ju87就有魚雷機改進型。)至於陸基航空兵嗎?考慮到海軍作戰要求半徑一般而言比較大,在科技樹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p51這樣的飛機,當然b型可能還差點火候,d型航程夠用了,但是飛行硬指標,比如說速度和爬升什麼的下降了一些。低空效能下降的比較嚴重。當然到了p51h那就威武霸氣了!至於說雙發飛機嗎?徐傑認為歷史上的蚊子和ju88配合就很好了,沒必要加一些別的什麼東西。…。
。…。
最後就是由國防部直屬的戰略空軍。如果歷史不出現大的偏差的話,單純依靠遠端轟炸機轟炸是沒前途的,重型轟炸機擺盒子裸奔轟炸德國尚且傷亡慘重,只有當護航飛機加入後才最終壓垮了德國空軍。要說重型轟炸機嗎,徐傑還是比較喜歡b17這種重甲重火力的飛機,蘭開斯特雖然也可以,但是防護和火力明顯差了一些,he177嗎?先把散熱問題解決了吧。至於b29。。則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