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廠、鐵路修建這些就是林澤分潤給姬清妍的利益。
之所以需要這些公司的股份,而不是像紡織廠的股份那樣完全不在意。
卻是因為,林澤打算藉助這些廠礦來培養一些自己需要的技術工人,這對他未來建立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有著重要的幫助,這種情況下當然是要有股份才好說話。
——
聽著林澤的安排,哪怕林澤明確告知開礦的利益不會分給她,姬清妍也沒有什麼情緒波動。
利益的分配和實力相關,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商人這麼說話,那就是不知死活,但具備強大個人實力林澤,背後還有著深厚背景的林澤這麼說,就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時候,姬清妍詢問道:“若是將這些事業做起來,能夠得到多少的預期收益呢?”
她和自家哥哥通訊,已經知道了林澤估算出來,草原那邊一年可以攫取超過1300萬兩銀子的利益,所以想知道自己這邊一年可以賺多少錢。
這個問題,倒是讓林澤微愣。
因為他之前沒有計算過這個問題,紡織品利潤很明確,很好算出來,但是這種礦場的利潤計算,卻是相對複雜一些。
聞言,略微沉思了一下,林澤才給出答案。
“首先是水泥廠,這種建材的效果你應當也已經知曉,眼下修建道路和城關水利工程費時費力,動輒卻要動員全國上千萬青壯去服徭役,但是有了水泥卻是可以將這些省下來的。”
“而這些省下來的勞役,則是將勞動力用在開礦紡織或者其他可以創造的收益上面,我們利用水泥從這塊市場之中謀取三成的利益不過分吧。”
聽林澤這麼說,姬清妍給出了一個準確的數字:“去年整個大周除了交錢抵扣勞役的,動員勞役共1378萬人,歷時三十天。”
點點頭,林澤繼續道:“一天的徭役按照時下人力價格是70文錢,一個月是2100文,那麼也就是說所有的衙役總價值28938萬兩銀子,三成四捨五入就是870萬兩的銀子。”
“沙場碎石廠,這些廠礦的利潤抵扣成產水泥沒啥問題,扣掉給我的分成,保守估計你可以從水泥廠每年賺個四五百萬兩銀子吧。”
接著,林澤繼續計算:
“然後是鐵路,之前我大概算過,按照大周這邊的物價,一公里鐵路的成本是13萬兩銀子,如果修個五千公里的鐵路,貫穿整個大周皇朝,需要成本6500萬兩銀子。”
“然後我們用鐵路來承接漕運,和南來北往的貨物運輸,可以將這個市場全部吃下來,扣掉納稅和護路的開支,一年保守估計賺三千萬兩銀子沒有什麼問題。”
“大概兩年能夠回本。”
聽到林澤這麼說,姬清妍瞬間就忘了橫斷山脈裡開礦賺錢的事情,滿腦子都是鐵路賺錢。
不過稍微激動了幾秒,姬清妍就搖頭道:“道路漕運稅關乃是關乎國本,皇兄不會讓我們捏在手裡的,最多把建造鐵路的事情承包給我們,讓我們賺點錢。”
林澤也不奇怪,笑著道:“那成本13萬兩銀子一公里的鐵路,我們收你皇兄16萬兩銀子一公里不過分,假設你皇兄每年從朝廷稅款裡撥付兩千萬兩來修建一千公里的鐵路。”
“那麼我們的利潤有300萬兩。”
“如果除了朝廷撥款,你皇兄還從民間籌集資金將每年修煉的鐵路提高,那可以得到的利潤還會更高,除此之外還能利用鐵路做點壟斷的物資運輸生意,這樣一年賺一千萬兩也簡簡單單吧。”
姬清妍聽到林澤的這麼一通計算,眼中已經有些金光閃閃了。
而且,姬清妍清楚的知道,林澤並不是在給她畫大餅,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一個賺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