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斬殺,孔仁玉重新繼承孔家基業,並且發揚光大,子嗣眾多,儼然一霸。
這個故事是不是很眼熟?
同樣的套路,出現了不止一次。
比如最著名的趙氏孤兒。
還有薛家將裡,徐策用自己的骨肉,保住了薛家的後代,後來孩子長大,帶兵殺到京城,替薛家報仇……
像不像?
這就證明了,不但是歷史上,包括戲曲裡,也都存在類似的故事,足見這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段子。
但是段子終究是段子,不能當成歷史!
在後世,有人透過dna測試,發現孔家父系先祖有三個之多……
大宋沒有檢查dna的本事,但是這也難不住有心人。
畢竟距離孔末亂孔,才一百多年,有很多旁證資料,是能證明事情的。
比如他們仔細調查孔末的出身,他是孔家的家生子,對孔家的人非常清楚,他殺光了孔家正統之後,還仔細比對,才發現了張氏失蹤。
透過這一條,就可以知道,雖然孔仁玉當時只有九個月,但是孔末一定見過他。
接下來孔末為了追殺孔家最後的血脈,到了張家,逼迫他們交出孔仁玉。
按照後來張氏和她哥哥的說法,是張氏的父親張溫,將自己不滿一週歲的孫子獻了出來,替換了孔仁玉。
這就出了一個問題,張溫的孫子,雖然和孔仁玉差不多,但是九個月的孩子,能認錯嗎?張家真的就拿出了自己的骨肉?
你把故事編的再好聽,那也是故事。
而且百家書院的人他們下了很大功夫,發現當孔仁玉重新執掌孔家之後,對張家極盡優待,簡直比對自己人還要好。
當然,你可以解釋成孔仁玉知恩圖報,但是就沒有別的可能嗎?
大家充分開動腦筋,去清點一切證據。
最後還真別說,他們發現了一本儲存在張家偏房的族譜。
立刻查閱,他們發現,張氏的哥哥的確有一個兒子,根據判斷,這個孩子就應該是代替孔仁玉死的那個。
只不過問題出來了,因為按照張家正房的族譜,這個孩子是乾化二年四月出生,僅僅比孔仁玉大了一個月。但是,按照偏房的族譜,這個孩子卻是乾元元年元月出生的,當時還把張溫高興壞了,認為這個孩子命格不凡,貴不可言,十分寵愛。
如果僅僅當成記錄錯誤處理,也就罷了。
可問題是萬一不是錯的呢?
大傢伙又繼續研究,發現關於孔仁玉幼年的記錄不多,只說他少年老成,比一般的孩子長得高,長得壯,又聰慧,六藝經卷,一學就會,後來更是成為太學士,有了名聲,得到皇帝賞識,才給父親和全族報了仇!
但是換個思路呢?
假如當初孔末殺的是孔仁玉呢?
那後來的孔仁玉就是張家的長孫張雷!
他比孔仁玉大了一歲多,所以他比同齡的孩子長得高壯。
何要成為太學士,然後才給家裡報仇呢?
如果他真是孔家的嫡孫,光是靠著孔家的名號,就足以橫行無忌了。
而佐證孔仁玉是孔家後代的,只有兩個證人,一個是他母親張氏,一個是他舅舅!
靠著兩個張家人證明,這世上還有這麼荒唐的事情嗎?
……
經過一番梳理,大傢伙理出了一個大概。
孔家的子孫的確都被孔末殺死了,當然了,因為傳承了幾十代之多,孔末殺死的孔家子孫,是不是真的,無從考證。
姑且算他們是真的,張氏帶著孔仁玉逃到家裡,也是真的。
張家在當地也是大族,力量不小,或許他們想保住這個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