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沿江而下,至武陵郡時便又換乘火車,回吳郡老家。
第四百八十七章 簡陋墓地
震澤(太湖)西南,天目山。
天目山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宛若雙眸仰望蒼穹,故名。
楊錫在秦青老家呆了兩日,總算呆不住了,遂順便出遊,往南來到了這裡。
楊錫等人登上天目山頂,此時已然是下午,放眼望去,哪裡還有山下任何景象,只見整個世界,全部被雲海籠罩,那雲海便如大海碧波一般,層層疊疊,將整個世界覆蓋。
至於那夕陽,便在雲海彼端,呈橙黃色,將整個雲海覆蓋了一層橙黃。
雲海慢慢翻滾蠕動,這情景讓楊錫覺得奇異。
“據說這這裡為道家“三十四洞天”之“太微元蓋”,道教大宗張道陵曾修道於此,我卻不想與這道教有何瓜葛。你們要是老老實實登記註冊,報上人口倒也罷了,若是不然,那我可不管你方外之人有何能力。”
楊錫心中默默算計,也不去東天目山的道觀駐足,怕惹出什麼是非來。
在天目山只呆了兩日,算算孫紹也差不多回到吳郡了,楊錫便又與秦青往富春而來。
天目山離富春不遠,楊錫到時,恰巧孫紹也趕回了老家。
諸葛瑾早在杭州城等著楊錫,見楊錫到來,諸葛瑾自然熱情接待。
讓楊錫意外的是,諸葛瑾身後,竟跟著十四五歲少年一人,這人有些肥胖,至於長相,與諸葛瑾有八分相似。
見楊錫望向身後之人,諸葛瑾不好意思道:“這是犬子,名恪,字元遜,就讀於辰河大學經濟學院,這回趕巧在上海城,聽聞元首要過來,便吵著要見,您別見怪。”
楊錫知道,這諸葛瑾是給兒子混個臉熟,怕是將來也得從政。
諸葛恪此時也知道該先自己參見,於是出列,拱手便行禮道:“晚輩諸葛恪,拜見元首!”
楊錫示意其起身,笑道:“元遜快起,私下你稱我伯父便成,不必虛禮。”
諸葛恪站直,退回諸葛瑾身後,心中略微有些失望。
他還以為,以父親與元首關係,至少該當場客氣一番,鼓勵自己一番,但從表情看來,這元首對於自己,並未太在意。
想想也是,人家是誰,自己還只是個學生。
他卻不知道,楊錫這是故意的。
楊錫知道這諸葛恪性格,其有些好大喜功,且極有權力**。
正史諸葛恪小以神童著稱,後拜騎都尉,孫權長子孫登為太子時擔任左輔都尉,作為東宮幕僚領袖輔佐太子理政後歷任丹陽太守、威北將軍等職,丞相陸遜病逝,諸葛恪升任大將軍並代領其兵。
孫權病危時在孫峻的力薦下將諸葛恪任命為託孤大臣之首,孫亮即位後受封太傅,開始掌握吳**政大權。
執政初期革新政治,率軍抗擊魏國取得東興大捷,因功加封丞相,晉爵陽都侯。
此戰之後產生輕敵之心,開始大舉出兵伐魏,慘遭新城之敗。回朝之後為掩飾過錯更加獨斷專權。後被同為託孤大臣的孫峻暗中聯合吳主孫亮,將諸葛恪及其死黨以赴宴為名誘入宮中,在宴會上將諸葛恪殺死。
對於諸葛恪的能力,楊錫可以預見,定然沒得說,但這做事無底線性格,卻該磨礪一番,至於其能在辰河國走多遠,那是他自己本事,楊錫從不破格提撥任何一人。
諸葛恪隨著諸葛瑾等人乘卡車往杭州城富春區,孫紹半道迎接,楊錫再見其時,果成熟了許多。
孫紹親自來接,楊錫下來,護行軍禮,孫紹看到秦青時,果有些不自然。
楊錫向秦青使了眼色,秦青趕緊主動與孫紹說話。
秦青從益州戰事問起,孫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