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那孫伯符在這信中勸你投誠袁術,擁護其稱帝!?”
陳登思緒一陣後,又是再發驚人之言。劉備眼皮連連在跳,陳登的智謀實在恐怖,略略分析,就將事情看得極為透徹。
“正如元龍所料。那孫伯符勸我,領徐州文武一同投誠於袁公路!”
陳登眼睛剎地眯起,眼中爆發連連精光,又是急問道。
“不知君侯意下何為?若君侯願擁護袁術,袁術再得半壁徐州之地,又有君侯麾下一眾賢才猛將投心。袁術必然野望暴漲,不久後便會在淮南稱帝!而他一旦稱帝,那就是此人滅亡之時!”
陳登雖是在問劉備的意思,但他的語氣卻好似在勸劉備應承此事。劉備沉默了一陣,腦念電轉,在迅速地分析利弊。袁術虎踞江南,而北方不但有勢力如日中天的曹操還有坐擁三州之地的北方巨雄袁紹。北方根本沒有劉備能夠插足的餘地,若他想擴張勢力,只有在天下之南。而若是袁術這頭江南猛虎一死,那他便能趁勢奪其領地,擴張領地。
劉備一手忽地緊抓住密信,眼光深邃,大喝道。
“來人吶,將白紙、州印拿來!”
劉備此言一出,雖未表示,但陳登已知劉備的抉擇。陳登臉上急色收斂了幾分,同時心中亦在暗暗感嘆。
“劉玄德此人能聽人言,亦重信於我。只不過此人根底太淺,若是隻是勃然一身,或許會投於其麾下。但是,我身後還有偌大的世族,我不可帶著這些族人冒險。”
或許對於陳登這種出於豪門俊才來說,家族的利益永遠都是首位。而陳登不像戲隆,出身寒門,大可自主選擇自己願意輔佐的明主。
劉備決定擁護袁術為帝,修書一封,派人傳往淮南壽春。
此時在壽春城內,孫策的府邸。
孫策臉上帶著幾分急意,踱著步子在來回走動。而一旁的周瑜卻毫無急色,臉上帶著一抹笑容,撫琴彈曲。妙音頓起,滲透人心,孫策不住止步,臉上的急意亦是隨著琴音的彈奏,慢慢地褪去。
曲罷,孫策微微地舒了一口氣,轉身向周瑜。
“公瑾,這都幾乎有一月了。為何那劉玄德還是不見動靜?”
“呵呵。伯符稍安勿躁。此事若成,對劉玄德有大益。他定然會依我等計劃行事。”
“哎!公瑾你說得簡單。聽聞那劉玄德凡是都以仁義為先,而此事有損名譽,只怕他是那迂腐不懂開竅之人吶!”
“呵呵。伯符,你太小覷劉玄德了。此人不過是偽裝仁義,實乃暗藏吞天野心。”
“哦,公瑾你又是從何得此肯定?”
“眼睛。劉玄德的眼睛裡,帶著無窮的**。這種**,和那袁公路何其相似。只不過,那劉玄德隱藏得更深罷了。”
周瑜素來看人極準,孫策聽後,便是沉默下來。
過了一陣,忽有府中護衛來報,說袁術有緊要之事要與他商量,請他火速趕往。
孫策和周瑜相視一眼,周瑜嘴角上翹,向孫策微微頷首。孫策頓時臉色一喜,連忙和周瑜一同趕往壽春大殿。
半柱香後,在壽春大殿內一處樓閣。袁術見孫策、周瑜趕來,先是臉色一喜,然後又沉著臉色將護衛盡數喝退。很快樓閣內,僅剩下袁術、孫策、周瑜三人。
“哈哈哈哈。大喜,大喜啊。伯符、公瑾可知,就在剛才劉備派來使傳來密信,言其願領徐州一眾文武投誠於我。”
周瑜早有所料,不過臉上還是裝出無比激動的樣子,拱手一鞠道。
“主公威名震天,那劉玄德定是自知不敵主公,因此為了自保,才甘願投降。恭喜主公,賀喜主公,盡得徐州文武,半壁徐州之地。”
“哈哈哈!若非公瑾、伯符在盱眙一役,水淹了劉玄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