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劉備即接見傅巽,傅巽作禮畢,張口說道。
“皇叔前番雖大敗我軍。但襄陽尚有三萬兵馬,荊州亦有三萬把守。前番之敗,皆因輕視諸葛之謀。如今我軍上下皆知諸葛厲害,再次出兵,必然謹慎而為。即時我軍必可踏平樊城,奈憐眾百姓之命。皇叔乃仁義無雙,愛民如命,如肯來降。蔡將軍可承諾,免罪賜爵,若更執迷,軍民共戮,玉石俱焚!!!”
傅巽說得字字錚錚,義正言辭,暗暗眺望劉備臉sè。劉備卻彷彿置若未聞,臉sè毫無漣漪。劉備未有回答,諸葛亮先捂掌而笑。
“哈哈哈!好!好!好!傅公此番言辭,足可見蔡將軍心胸廣闊,實是仁義之人!”
傅巽眉頭一皺,他根本聽不出諸葛亮有任何讚歎之意,反而有幾分諷刺的味道。傅巽知諸葛亮多智,不願與其糾纏,轉眼望向劉備,作禮再問。
“不知皇叔意下如何。樊城之內如今集合兩縣百姓,其xing命如何,全在皇叔一念之間。”
劉備淡然一笑,遂向諸葛亮投以眼sè說道。
“我劉玄德一生顛沛流離,遭jiān人無數陷害,如今尚能苟存,全因孔明之智。孔明你可為我做主。降與不降,全憑你意!”
傅巽一聽,頓時臉sè一變。劉備竟然如此信任諸葛亮,甚至這般重大的決定都交由諸葛亮來抉擇。可見兩人關係非同一般,遠超一般君臣。諸葛亮謙卑拱手作揖,先謝劉備,隨後帶著一抹淡笑向傅巽緩緩說道。
“傅曹掾不妨隨亮同來,即時便知我主降是不降。”
傅巽見諸葛亮這般神秘,心裡一緊,正是猶豫間,諸葛亮已踏步而出。傅巽見狀,連忙追隨而去。諸葛亮帶著傅巽來到縣衙門前,忽然手執鼓錘,猛擊號鼓。
咚~!咚~~!!咚~~!!!
如此節奏,通鼓三番。一陣許多百姓聞聲而來,聚於縣衙門外,紛紛眺目相望。傅巽見門外人頭洶湧,又是驚異。諸葛亮凝了凝神,宣聲大喊。
“諸位鄉親父老!前番我軍雖擊敗蔡將軍大軍,但荊州之內尚有六萬兵馬,若其傾覆而攻。樊城孤掌難鳴,大多會被蔡將軍大軍踏破,夷為平地。即時,諸位鄉親父老必遭滅頂大禍。我主劉皇叔豈能眼觀百姓受害,家破人亡,而無動於衷。
恰時,蔡將軍派傅曹掾來說降。有令!若劉皇叔降之,免罪賜爵。若是不降,軍民共戮,玉石俱焚!
幸蒙劉皇叔信賴,降與不降,交付於亮。亮知皇叔,一心所向盡是為民。亮便交付諸位,由諸位抉擇!”
諸葛亮話音一落,頓時四周一片譁然之聲。傅巽更是詫異得目瞪口呆,待他回過神來,頓時發覺無數道犀利充滿怒火的視線shè了過來,傅巽只覺得彷彿遭到萬箭穿心。
隨即很快一聲吼聲喊起。
“劉皇叔乃仁義之君!!!我等寧死不降,願以皇叔共存亡!!!”
“我等寧死不降,願以皇叔共存亡!!!”
“我等寧死不降,願以皇叔共存亡!!!”
只見一個青年漢子舉臂忿然大喝,很快他身旁的數十個百姓,立馬隨聲應和,嘶聲大吼起來。一陣聲浪落畢,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吹鬍子瞪眼地喝道。
“劉皇叔善待百姓,乃當世明君。老夫一生未見得這般仁義君主,雖老夫年邁,但亦願付之殘軀,為皇叔守住樊城!”
老頭話畢,聲浪更盛,直湧傅巽全身,震得其耳朵發鳴。又有一個駝背老婦,以杖擊地叫道。
“還請諸葛先生不必顧慮我等百姓。只要能追隨皇叔,我等百姓縱使上刀山下火海,亦願相隨!”
隨即又有紛紛喝言一連暴起。
“皇叔乃天下義士,那蔡德珪暴虐忤逆,乃當世惡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