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馬志明:在相聲裡找不到樂了(2)

近幾年很多天津相聲演員前往北京發展,有的成績還不錯,從天津曲藝團出去的相聲演員,逗哏的很少,他們有的脫離了小市民氣和低階趣味,取得了成功。至於郭德綱,馬志明認為他很能吃苦也肯鑽研,而且他很尊重傳統相聲,尊重無名藝術家,他在北京的場子裡從隻身一人到現在一票難求,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我不贊成相聲演員讓國家養著,好長時間也不出來見觀眾。郭德綱其實是觀眾培養起來的相聲演員。”至於現在炒得這麼兇,他覺得不應該“捧殺”,也不應該“棒殺”,讓他順其自然,自己發展就好,“但我希望他不要驕傲,以後更加努力並且更加正確地認識自己”。

北京相聲人過得怎麼樣(1)

北京大約有5個相聲團體和演出機構,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中國鐵路文工團、原北京市曲藝團(現與北京歌舞團合併為北京歌劇舞劇院)、東城區相聲俱樂部以及如今火爆一時的德雲社。其中,只有德雲社是唯一一傢俬營商業演出團體。

在建國後相聲的發展歷程中,可以說,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鐵路文工團、北京曲藝團曾起到過至關重要的歷史作用,培養了馬季、唐傑忠、郭全寶、姜昆、李金斗等一大批笑星和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如《如此照相》、《舞臺風雷》、《武松打虎》等等,都是六七十年代這些院團的經典作品。但由於改革開放後,文藝院團在文化體制改革和走向市場的過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如今的這些國營團體已經面臨著殘酷的市場競爭,演員工資、演出數量都較過去有了很大的退步,相聲的發展也因此一度陷入尷尬之中。

正在文藝院團坐以待斃或者摸索開拓市場的道路之時,2003年,在中國曲藝家協會和北京曲協的倡導下,當時身為北京曲協主席的李金斗提出了“相聲迴歸劇場”的想法,創立了北京第一家固定的相聲表演團體——東城區相聲俱樂部。兩年來,相聲俱樂部堅持每週六晚上演出,平均票價20元。馬季、姜昆、馮鞏等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都曾在這裡演出。而上演的段子也多以主流相聲界的新人新作為主,目前觀眾群穩定。

2004年,在天橋樂舉辦了多年的德雲社“北京相聲大會”由於郭德綱的走紅而一躍成為北京家喻戶曉的相聲表演團體。德雲社在北京已經有10年曆史,常年以經典老段的整理修改為主要上演節目,演出成員既有原天津、北京文藝院團的退休藝術家,也有相聲的業餘愛好者以及大學生,目前基本票價也為20元左右,觀眾群正在不斷攀升。

相聲團體狀況

大約在1996年左右德雲社從天津進入北京演出,起初叫做北京相聲大會,只有郭德綱、于謙少數的幾個人,如今已經擴充套件到20多人的專業團隊,演出基本為每週五、六進行,票價20元。由於媒體對德雲社的報道,目前,德雲社的演出比較多,但是主要還是改編傳統的段子,並且有些段子雖然改完了,在表演前大家還是會討論一下。內容上可能會加點東西,加點新包袱等,“一遍拆洗一遍新”,大家在表演前仍然群策群力,討論段子。

我們目前的演出地點從原先的廣德樓如今已經搬到可容納700人的春暉劇場,考慮到演員的身體和演出質量,沒有增加場次的數量。雖然在京城的名氣比過去大了,但我們的宗旨是保持20元的票價不變,並且一直堅持如此。但是,因為我們現在是和劇場等演出場館合作,成本比原來有所提高,可能票價會有略微浮動。

至於德雲社的演員,也並不是指著演出過活,我們都憑著對相聲的喜愛。演出的收入分成,過去是按照評分制來分配,也有的是平均分配的。

口述者:德雲社王文林、李菁(相聲演員)、王海(演出部負責人)

最新小說: 化身NPC:我與玩家和平共處 籃壇第一外掛 我一體校生:成為拳王很合理吧 不是御獸師咋了?我有一國御獸 魔法書成真:開始夢域副本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超能進化:我的兵種有點貴 龍族:路明非的逆反劇本 末日遊戲的違規者 我把NPC拐跑後遊戲崩了 捱打永久加生命,開局即無敵 強制遊戲 從EVA開始的穿越之旅 NBA帶著西蒙斯踏上籃球之巔 網遊:女孩子也能成為大佬 國乓!讓我成為我的榮耀!! 光與暗的交響 網遊:開局萬倍增幅,炸了新手村 求生遊戲,我在異世捲成大佬 體育:我在奧運會,吊打大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