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對吳英龍的鐵坊來說,戰爭持續,對他的買賣最為有利,只要戰爭一日不停,軍備就不知要糜費多少,而鋼鐵卻是一切武器之母,靠著這個,吳家大發其財,不知趁此機會賺了多少。
郝風樓笑吟吟的道:“不錯,有張有弛嘛,況且接下來就是各省鐵路興建,到時候少不得還要仰仗。”
這話的意思是說,雖然停戰,可是吳資政也不必擔心,一旦興建鐵路,對於鋼鐵的需求只多不少,他這鐵坊的買賣,還愁什麼?
吳英龍深望郝風樓一眼,道:“為殿下效力,老朽自當盡力。”
又說了好一些話,都是諒山的事,讓郝風樓趁此機會了解了一些諒山時下的實情,眼看時候不早,吳英龍便起了身,告辭去了。
郝風樓自然也就接待了下一批客人。
此次來的這位,可就不太一樣了,他打著的招牌是一個商行的旗號,不過郝風樓卻知道,此人是會門中人,在諒山乃是有數的會門首領之一,‘江湖’地位極高,掌握了不少灰色地帶的命脈,本來郝風樓對這等人向來是不感冒的,他們固然有被借重之處,可是畢竟礙著身份,還是敬而遠之的好,只是現在是長興島,一切的規矩暫時沒必要遵守,而另一方面,郝風樓深知在這裡,這些會門們的實力,某種程度卻是通商的潤滑劑。
換句話來說,朝廷雖然勉為其難的答應了諒山的條件,可是並不代表,他們不會有所防範,即便朝廷準允,可是地方上的官吏有不少冥頑不化之人是公開反對通商的,所謂閻王好惹、小鬼難纏,一些正常途徑辦不了的事,反而會門卻遊走於灰色地帶,事情讓他們去辦,往往能收到奇效。
這才是郝風樓見客的原因。
此人居然生得膚色白皙,並不是五大六粗,反而頗為儒雅,他行了禮,自稱是學生,雖然沒有博得郝風樓的好感,卻也讓郝風樓放下了不少戒備。
緊接著隨口閒聊了幾句,便起身送客,這人倒也不覺得郝風樓怠慢,卻顯得很是滿意,其實郝風樓見他,某種程度,其實就已是一種殊榮,表明了一種態度,足以讓他欣慰,至於說了什麼,反而不重要了。
這幾日下來,見了各色各樣的人,甚至於倭國使節,郝風樓也是見了。
他們的來意很明白,無非就是求和,希望將崇明島上的人帶回去罷了,而郝風樓只是冷冷一笑,道:“貴國來了這麼多人,到了這裡就是客人,既是尊客,豈能說走就走?再者,聽說眼下貴國兵荒馬亂,即便是他們回去,只怕也要遭魚池之殃,我看就留在這兒吧。”
這倭人使節心知不好,其實也早有準備,竟是不再做聲了,相比從前的倨傲,如今卻是老實了許多,連連哈腰,心事重重的離開。
………………………………………………………………………………………………………………………………………………………………………………………………………………………………………………………………………………………………………………………………………
郝風樓眼下急於回諒山,消化兩廣、雲南、四川、貴州已成了郝家的第一要務,而且他也深知諒山資政局也等著自己回去交代議和之事,此番議和,幾乎是郝風樓‘自作主張’,雖然和郝政有過書信往來,提及過一些,不過這等大事終究是要給人一個交代的。
因而過了幾日,郝風樓便坐上了回諒山的海船,此次回去,他所帶的護衛不過數百,其他的,全部留在了崇明島上。
在這碧波汪洋上行駛了不知多少天,郝風樓全無心思,去欣賞沿途的風景,一月之後,他抵達了海防港。
海防港這兒到處都是船隻,有出入崇明的、有去廣州的,也有從西洋那兒來的,大大小小,看似雜亂,幾乎擁堵了港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