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同仇敵愾的氣氛漸漸在大山之中瀰漫。不少鄉老自發地召集人來,吩咐自己的族人,告訴他們,叛軍乃是最不講信用和邪惡之人,這些人遲早都要遭受天譴,現如今,大明皇帝已經駕臨諒山,郝大人更是已做好了迎擊叛軍的準備,大家不必驚慌,一些青壯勞作之餘還要做好一些保護措施。
甚至於吳雄那邊接到了許多山寨的陳情,說是願意出動一些人力協防諒山。
這些陳情卻是被郝風樓矢口否決。
他之所以否決,並不是因為瞧不起這些山民,實在是因為諒山關並不是什麼大關,只是一個小小的城塞而已,實在容納不了多少人協防,有近千人守衛就已經足夠,人再多也沒有多少意義。可假若叛軍衝破了關隘,即便是有山民協防,益處也是不大,他們畢竟是烏合之眾,指望他們對對陣正兒八經的官軍,實在是為難了他們。
既然用不上,就不用。倒是在銅山集這邊貼了告示,說是要招募一些山民去幫忙運輸糧草,幫忙挖一些水溝之類,來了就有工錢,只是需要自帶食物。
山民們一看,倒是覺得郝家這邊足夠厚道,因此次日清早就有不少人自告奮勇地來了。
至於那些個商賈,就有些不太厚道了,聽說要起戰事,自然乖乖地帶著自己的商隊和貨物撤到祿州城去觀望,假若諒山這邊大敗,自然是乖乖地退回廣西內地,假若勝了,少不得要回到諒山繼續做買賣。
他們的‘不義之舉’倒是沒有讓郝風樓生氣,人都是趨利避害,指望人家為了你拼命,顯然不現實,山民們之所以願意拼命,只是因為他們和郝家的利益已經掛鉤,同時這諒山本就是他們祖輩們生活的地方,叛軍一來,他們多半也要遭殃。而商賈們顯然有的是出入,還不至於徹底和你捆綁一起。
一切都已準備妥當,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叛軍的舉動經過已經滲透入安南的神武衛密探們的一份份加密傳書送到了侯府。侯府這裡,新設立的安全屋裡,一份份譯本送到了朱棣和郝風樓的案頭上。
邁州、升龍、高平、清化等地聚集的叛軍沒有動作,恰恰相反,至少在升龍方向,根據傳報,那邊似乎已經收到了朝廷‘大軍’討伐的訊息,可詭異的是,他們依舊穩穩當當地圍著升龍,除了放出了更多的斥候,似乎並沒有下一步的動作。
顯然,叛軍的細作已經將諒山的訊息傳了過去,叛軍想必已經得知了諒山這邊的舉動,也知道在諒山只有千餘人馬,同時,大明的皇帝就在這裡。
只是叛軍的舉止出奇的沉穩,根本沒有絲毫貪功冒進的跡象,不只是升龍,邁州、清化等地也皆是如此。
無論是朱棣還是郝風樓,這幾日都顯得出奇的不安,因為他們明白,假若對方不上鉤,而是集中兵力將主力集中在升龍方向,去和朱高燧決戰,那麼所有的部署就都落空了。而朱高燧那萬餘人馬斷然不會是叛軍的對手,諒山的這些守兵也絕不可能出關尋覓叛軍決戰,最壞的結果就是,朱高燧兵敗,叛軍大獲全勝,朝廷不得已之下只能重新整備大軍,在一年半載之後重新對安南進剿。
這絕對是一場豪賭,賭的是叛軍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大明的問題。
可是……對方彷彿狡猾的狐狸,硬是沒有上鉤。
朱棣的心情格外的不好,在這一日清晨,他狠狠地將剛剛送來的譯本仍在了案上,冷笑連連地道:“這斷然不可能,陳勤讓這個人,朕知道他,此人向來貪功冒進,在靖難之役時便是如此,豈會不上鉤?不對,不對,只怕是哪裡出了岔子,又或者他們猜到了朕的意圖,這更不對,即便是他們猜到,可是諒山這裡是真真切切的防備空虛,他們不可能會無動於衷。是了,莫不是那個黎利?莫非叛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