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詫異地看了孟奇等人一眼,顯然沒想到雜役僧也能到講經院學習。
玄恩敲了敲面前的木魚,讓小沙彌們都安靜了下來,然後聲音不高不低地道:“未來三年,只要你們不違背寺規,每日此時,都可來此識字,除了普通文字外,還得修習梵語,以便研讀古經。”
他頓了頓道:“但今日教授你們文字之前,先得引導你們踏入武道。”
聽他這麼一說,孟奇精神一振,腰背下意識挺得筆直,雜役僧也能得到引導?
這樣的疑惑也讓真德等人瞪大了眼睛,那雜役院和武僧院有什麼區別?
“不管是道門靜功,還是世俗流法,武道修習之路的第一步皆大同而小異,是為氣脈初通,強神健體。”玄恩沒有理會真德等人的疑惑,自顧自地講述道。
孟奇聽得專心致志,生怕漏了一個字。
“這一步在道門叫做‘百日築基’,意指奠定武道修行之基,所謂‘百日’,既正常而言,百日之內,任督等經脈氣滿自開,我佛門則稱之為‘定中修身’,因為唯有心靜入定,不散不亂,真氣方能自然化生,填補竅穴,開通氣脈,而世俗稱為‘開脈’。”
玄恩大致介紹著“定中修身”(百日築基)的要點:“人身有三百六十五處大竅,每化生一口真氣後,皆要填入竅穴,而每一處大竅需九口真氣方為充足……”
“每次入定一刻鐘,只能化生一口真氣,故根據各人每日修行時間,大致百日到一年,既可完成這一步。”
“入定之時,六根清淨,不妄想不急切,一刻鐘後,自有真氣化生,其中一半由督脈上行至頭頂百會穴,再下行於上顎,生成一口‘金津’,另外一半,則由任脈上行,及於下顎,化成一口‘玉液’。”
“‘金津玉液’相逢,會匯成一口清且甜的唾液,這在我佛門稱為‘甘露’,之後吞嚥‘甘露’,填入相應竅穴……”
玄恩反覆將要點講了幾遍後道:“等到‘定中修身’完成,則精氣神皆足,氣脈初通,身體強健,如此方能進入下一步‘禪定蓄氣’,我佛門又稱為‘長養聖胎’。”
說完,他要求各個小沙彌嘗試入定。
此非禪定,只要求心靜,並不算難,對思緒較少的小孩子而言,相對簡單。
可孟奇作為一個成年人,雜思甚多,久久無法心靜入定,這讓他急躁不已,可越是心急,越是無法入定。
等到他急得滿頭大汗時,突然感覺胸口有陣清清涼涼的感覺傳來,頭腦為之一清。
“那尊小玉佛?”孟奇心中一喜,沒去多想,慢慢收斂了心神,進入了定中。
第五章 小玉佛
煩亂思緒消失,心靜神定,不急躁不擔憂,孟奇漸漸感覺到有真氣化生,分別經任督二脈,在上下顎分別凝成金津玉液,匯出一口既清且甜的“甘露”。
“甘露”緩緩浸入任脈,依照孟奇存思填入竅穴。
若是身體有虧,則“甘露”不甜,必須經過這樣的真氣化生,強神健體來補足,而孟奇現在的狀況,說明他的身體處在當前最好的狀態。
“這具身體似乎已經完成了‘百日築基’?”不太愛佛門的小沙彌孟奇睜開眼睛,回味著剛才的狀況,根據玄恩師叔的描述,“自己”應該已經過了“百日築基”的階段,可以開始“禪定蓄氣”了。
不過孟奇想了想,還是穩住了心思,過去完成的“百日築基”歸過去,自己若想在武道之路上走得更遠,那麼必須親身體驗每一步,容不得一點跳躍,這樣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玄恩見一刻鐘過去,敲了敲木魚,用清脆入心的響聲驚醒眾人,然後一一過問各人入定的狀況,包括是否能入定,生成的“甘露”品質如何,並分別給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