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勞師遠征,根本無力跟喀爾喀主力廝殺。
他問清楚具體情況,也不曉得張鐵牛是否會追來,決定先嚐試著追去糾纏一下。
事實上,不管有沒有費如鶴,喀爾喀主力都肯定被追上!
漠北蒙古各部首領,搶到了太多戰利品。就算扔出去一些,迷惑拖延張鐵牛的追擊速度,但剩下的依舊是個天文數字,僅牲畜就還有十多萬頭。他們捨不得放棄,非要全部帶回漠北,行軍速度怎快得起來?
大概在霍林郭勒西南150裡,張鐵牛帶著幾萬騎兵,終於攆上正在拉扯敵人的費如鶴。
喀爾喀蒙古那邊,還有大約85000騎。糧草充足,牛羊無數。
大同軍這邊,約有76000騎,其中一萬多,是投靠過來的蒙古騎兵。糧草將盡,人困馬乏。
“全軍著甲,下馬休息!”
著甲的是人,休息的是馬,戰馬一路追來太累了。不但要休息,還要抓緊時間給戰馬喂鹽水。
察琿多爾濟憤怒無比,拔刀說道:“這些漢人,太欺負人了。我扔下那麼多人畜,已經給足了面子,居然一路追到這裡。各部聽令,準備廝殺!”
達爾罕率領部隊,朝戰場的西北側繞去。如果戰鬥順利,他就拼死衝殺。如果戰鬥不順,他會立即帶著部眾開溜,扔下察琿多爾濟給自己斷後。
達爾罕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一個蒙古貴族稱號。
可以叫“達爾罕汗”,也可以叫“達爾罕諾顏”,他的本名其實是本塔爾。
在另一個時空,就在明年春天,本塔爾便跟察琿多爾濟鬧翻。他的部眾被殺得只剩千餘戶,連妻兒都被搶了,帶著三個弟弟和一個侄子,千里迢迢南下跑去投靠順治皇帝,被滿清朝廷封為“達爾罕親王”。
對於達爾罕來說,此戰勝利,他可以帶著戰利品回漠北。此戰失敗,他會率先逃跑,只要逃得比察琿多爾濟更快,就能提前回漠北兼併察渾那廝的部族。
墨爾根的想法,同樣差不多:能打就打,打不過趕緊跑!
墨爾根也是稱號,即墨爾根汗、墨爾根諾顏,其本名叫做昂噶海,論輩分是察琿多爾濟的堂兄。
兵力佔優、糧草充足的喀爾喀大軍,還沒真正開打,就已經有人想著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