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好幾個在那兒搶錢。
少年氣得直跺腳,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帶上兩個忠心家奴,三人繼續往前面追殺土司兵。
“好少年,我來助你!”又有一青年跟上,也就二十歲左右。
少年邊跑邊說:“在下楊振先,字汝霖。”
青年說道:“陳佐才,字冀叔。”
少年在歷史上沒留名,估計是死於戰亂了。
青年卻有些名氣,初投沐天波,再投李定國。南明小朝廷滅亡後,陳佐才依舊留髮蓄鬚,隱居山中,出門必戴斗笠、騎毛驢,以示跟清朝不共戴天,終身不踩清朝的土地。
晚年,陳佐才鑿石為棺,死也不埋清朝之地,臨死前留下對聯:“其生明臣其死明鬼,不葬清土不戴清天。”
“噹噹……”
“殺……”
“啊……”
前方街巷,傳來打鬥廝殺之聲。
楊振先頓時振奮,加快腳步奔去,舉著文士劍喊道:“將軍莫急,我來助各位一臂之力!”
陳佐才也加快腳步。
一陣疾跑,終於來到交戰地點,這股土司兵已經被殺完了。
大同軍轉身就走,根本不理地上的財貨。
楊振先非常驚訝,拱手抱拳:“諸位留步!諸位挽救昆明無數百姓,更難得不被錢財所惑,請受晚生一拜!”
一個軍官轉身說:“你這少年若是有心,便召集人手,把城內的無主之財,明天早上都送去官府。大同軍不貪這些錢,會用來救濟百姓,善後得用掉不少銀子。”
“晚生一定把財貨送到!”楊振先再次作揖。
然後,這些大同軍就走了,他們還得到處追殺土司兵。
陳佐才望著遠去計程車卒,不禁嘆息道:“滿地財貨,而不取分毫,能練得如此強兵,大同朝廷得天下並非僥倖。”
“是啊,”楊振先也感慨道,“不管是大明官軍,還是土司之兵,能不搶掠已是軍紀森嚴。眼前這些士卒,竟連無主之財都不拿,此真堂堂正正之王師也!士卒如此,大同朝廷的吏治也可見一斑。明日我就去投效朝廷,冀叔兄要不要一起?”
陳佐才笑道:“同去。”
楊振先說道:“這裡財貨十幾包,還真不好搬走。咱們便守著,等明日送去大同軍中。”
陳佐才尋到一個麻袋,鼓鼓的,也不知裝的什麼。當即坐下,把麻袋當靠背,望著夜空自語:“大同軍拿下雲南,這亂世終究是結束了,也不曉得皇帝何時恢復科舉。”
楊振先也盤腿坐下:“到時咱們一起赴京趕考。”
“我家在蒙化(巍山),”陳佐才笑道,“兄臺何時去大理,可到蒙化來尋我,帶你一起遊蒼山洱海。”
……
沐府。
沐家的財寶實在太多了,除了黃金白銀,還有佛頂石、琥珀等寶物。
按史書的說法,沐家財寶都用箱子來裝,一個箱子就重達百斤。五十個箱子,用木板圍成一庫,一共圍了二百五十多庫。而這些……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沐家門前的道路,都被車駕給堵了。
數百最精銳的土司兵,沒有參與城中搶劫,他們負責看守這些財寶。還有不少被擄來的民夫,以及沐家留下的家奴,奉命把財寶一箱一箱搬出。
“主母,不好了,漢兵殺進城了!”幾個殘兵驚慌逃來。
萬氏正在照單清點木箱,聞言渾身一顫:“哪來的漢軍?是朝廷的大同軍,還是楚雄造反的漢軍?”
那些敗兵連連搖頭:“不曉得。”
“一群窩囊廢!”
萬氏破口大罵,又下令說:“快快把財貨運出城去,剩下的莫要再搬了。”
這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