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國,被那商賈篡權。大如荷蘭者,原有公爵執政,今因年幼而遭罷黜。荷蘭七省,共二十八市長,多為東印度公司股東。股東控制地方,再選出議會,由議會協商治其國。”
“前方英荷大戰。荷蘭之敗,在於人心不齊。七省商賈,利益各異,互相掣肘。又有公爵親信黨羽,領軍作戰卻不聽號令,坐視海軍都督戰敗身死……”
“吾已探得詳情,在那義大利之地,曾有多個商賈之國。其本為公國或侯國,商賈煽動百姓,驅逐公侯而自治。議會治國之制,吾私譯為‘共和制’。其土其民,皆可賣之,商賈謀私利而棄公利也。”
“我儒家先賢,常有義利之辨,又有大義、小義、大利、小利之別,此何其遠謀也?歐洲商賈共和,託言稱民主者,有小義而無大義,有小利而無大利。”
“商賈之勢,必不可放任。歐洲諸共和國,便為前車之鑑。商人逐利,慾壑難填,永無止境。今日謀利,明日謀國,視國與民如無物。法蘭西先王路易十三,法蘭西舊相黎塞留,變法而圖強,此國已是歐洲之雄。然過猶不及,商賈今已大興,且國王之權日重。國王繼續收權,官商自成一體,爭鬥之日不遠矣……”
蔡雲程雖然出身貧寒,但他做研究生時,卻跟著一位史學館導師。
每天除了給導師打下手,就是在專心閱讀史書,並且將史書與現實對照。這貨對於社會制度極為敏感,如今又遊歷諸國,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制度,眼界和思維都被徹底開啟,竟然隱約預料到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掌權,從宏觀角度而言,確實始於歷史的進步。
但對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百姓來說,那簡直如同地獄。《資本論》誕生於歐洲,並非憑空而來,老百姓是真的沒法活了。就像英國的崛起,原始積累不僅是對外掠奪,同樣還伴隨著對內壓榨。
鴉片戰爭時期,英國童工進廠之後,平均只能活兩三年。就算能活過四五年,人也基本上廢了。
童工大量慘死的同時,青壯男女卻很多又在失業。因為成年男工,工資是女工的好幾倍。而成年女工,工資又是童工的兩倍。能使用童工的工作,為啥要用成年工人?
底層百姓使勁生娃,養到七八歲,就可以送去打工了。還得多養幾個娃,因為打工幾年就報廢。
養到七八歲才打工,父母已經很善良,最小的童工只有四歲——孩子年齡小,正好清理工廠煙囪,大孩子反而鑽不進去。
蔡雲程熟讀儒家經典,再結合歐洲實情,已經深刻領悟到什麼叫“商人逐利”。
不過,蔡雲程有些想當然,他忘了大國和小國的區別。
歐洲這時的共和國,都是一些小國。稍微大點的國家,比如說英國,共和制就玩不轉了,一個克倫威爾就能把議會解散。
如果不是工業革命,讓資產階級實力猛增,法國大革命根本不可能成功。因為商賈目光短淺,缺乏真正的領導者,幾乎不可能抱成一團,在小地方或許能夠篡位,在大國亂搞純屬作死行為!即便推翻了國王,趁機得勢的貴族軍閥,也能把這些商賈殺得血流成河。
蔡雲程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預測,純屬歪打正著。他忽略了大國和小國的差別,同時又不知道工業革命,兩個錯誤條件恰好得出正確結論。
盧浮宮的會議室裡。
中法葡三國官員,坐在一起討論正事。
葡萄牙使者已經來了快一個月,比中國使團還更早到巴黎。至於出使目的嘛,當然是告之中葡兩國條約。既然中國承認葡萄牙獨立,那法國是不是也該承認了?
經過多日磋商,首相馬薩林說道:“遵照王太后和陛下的旨意,法國可以承認葡萄牙獨立,也可以承認若昂四世的法統。但是,葡萄牙在非洲和印度的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