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兒和順治的腦袋,是開春時送來的,同時抵京的還有詳細戰報。
騎兵師和獨立團,一個逼著韃子平民當炮灰,一個十抽一屠殺投降的韃子。這兩件事情,都嚴重違反軍紀,但騎兵師和獨立團,偏偏又立下了破天大功!
龐春來、李邦華二人,在第一份捷報傳來時,就已經開始請求告老還鄉。
兩請兩辭,只差第三次,這大概是他們最後一次參與議事。
李邦華道:“兵部請求從重處理,但王廷臣和楊鎮清大功在身,這二人將功抵罪便可。至於其他將士,當賞還是得賞,不能讓他們寒心。“
即將離開朝堂的龐春來,破天荒反駁李邦華,他語氣強硬道:“王廷臣和楊鎮清,該當大賞!韃子,
蠻夷也,畏威而不懷德。今日善待,明日又叛,殺得越多越好!“
著著,龐春來就站起來,激動道:“王廷臣率騎兵師,數百里奔襲,不但全殲韃子精銳,還堵住了韃子在北邊的退路。楊鎮清率領數千人,接連攻克堡壘不,又領千餘人翻山奇襲,聽攻城時都有士卒餓暈了,最終竟然克復建州這個韃子偽都。如此良將,千載難逢,理當封侯!“
李邦華很想駁斥,理由是既然定了軍規,自然就要按規矩辦事。
可龐春來這個首輔,一向和和氣氣,只要李邦華髮言,就基本不會再反對。這種長期釋放的善意,讓李邦華欠了無數人情,現在大家都要離開了,又何必再鬧得不愉快?
李邦華默不作聲,但還是帶著期盼的眼神看向趙瀚。
趙瀚彷彿思考道:“有功必上,有過必罰。楊鎮清奇襲達子偽都有大功,封建州侯。但他擅自殺俘,
雖事出有因,但也不能不罰。解除其兵權,罷其一切軍職,勒令其立即回京,在金陵武備校擔任老師。”
龐春來和李邦華對視一眼,不再有爭議了。
封侯是應有之事,如此才能鼓勵三軍將士奮勇殺敵。解除軍職,也算一個很重的處罰,可以維持軍規的威嚴至於回京當老師,可以算懲罰,也可以算變相重用,具體要看皇帝今後怎麼搞。
如今,武備校一共四所,分別在南京、成都、南昌和北平,今後還打算在西安建一所。
武備校的生源,一是表現好的中低層軍官,二是立下大功的普通士兵,三是成績比較優秀,卻又不能公費上大的中畢業生。
軍校生畢業之後,本來就是軍人的,立即原地升官。如果是中生讀完軍校,到了部隊至少是什長
(類似班長),極為優秀者直接當隊長(類似連長)。
軍校開設近十年,已陸續有800多人畢業,除了負傷退伍的,全在部隊裡擔任軍官。
軍校畢業生,已然是軍隊系統的一股重要力量。
把楊鎮清調到軍校當老師,皇帝不喜歡就是雪藏,皇帝喜歡就是在培養他。等哪天再握兵權,至少也是個副師長,甚至直接當師長都有可能。
趙瀚又道:“王廷臣也是如此,有功有過。其爵位不變,授昭勇將軍(正三品),加封輕車都尉
(從三品)。罰抄軍規五十遍,罰俸三個月,停職一個月閉門反思。騎兵師的總宣教官王堯臣,跟著王廷臣一起胡鬧,同樣只賞武勳和武散…另外,給他們的妻子,也封一個誥命吧。“
“陛下聖明。”李邦華立即拍馬屁。
大同朝廷的誥命夫人,沒有工資可拿,也沒有什麼特權,就是起來好聽而已。
但這已經夠讓文武大臣高興了,所謂封妻廕子,封妻就是封誥命。
王廷臣這次的功勞,是可以提升爵位的。犯了軍規,自然得打折扣,只撈到個昭勇將軍和輕車都尉,
全都屬於武將的榮譽頭銜,封誥命夫人算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