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到個什長回鄉,被馬幫請去押貨,來回一趟能賺十六兩銀子!”
“真的假的,押一趟貨十六兩?”
“我騙你搞錘子?他們那個馬幫,都不用去印度,到了啥協噶爾(定日)就回來。一年能跑兩趟咧。”
“一年跑兩趟?那不就是能拿三十二兩!”
“你也莫要眼紅,人家鄧六厲害得很,在部隊裡跟戰友學了好箭術。”
“你就吹牛吧,大同軍早就沒弓箭兵了。”
“嘿,你還不信……”
二百民夫,躲在一人多高的土石牆後,面對殺來
的三千多蒙古騎兵,居然還有心情在那兒聊天扯淡。
兇悍的蒙古騎兵,在這些民夫眼裡,全是軍功和賞銀。
反倒是帶著大軍的罕都,此刻心頭髮緊。一人多高的土石牆,確實不算啥,但他沒有梯子啊,也沒有火炮可以轟開。
金沙江的峽谷峭壁,樹木也不算少,可爬上去砍樹很危險。而且他們沒帶斧頭,只有彎刀和腰刀,很難大量製造攻城器械。
這次過來是奇襲糧道,不是打攻城戰!
可一箭未放就打道回府,罕都也心有不甘,跑來跑去搞著玩嗎?
“砍樹,造梯子!”
二百民夫趴在土石牆上,樂呵呵的看著敵人攀爬峭壁,用彎刀和腰刀在那兒費勁砍樹。
最近的幾棵小樹伐倒,再用皮帶子綁起來,造出七八副兩米多的矮梯,就用了快一個小時的時間。主要峭壁上多為草甸,樹木東一顆西一顆,爬上爬下都不容易。
足足折騰兩個多小時,罕都終於做成二十副梯子,糧站那邊的援軍都快趕來了。
多造梯子無益,因為地形狹窄,也就能同時搭二三十副梯子。
罕都對麾下將士說:“我早就打探清楚了,漢人主力在雜曲卡,這裡的全是漢人民夫。只要衝上石牆民夫必定潰散!然後去搶了漢人的糧草,帶不走的全部燒光!”
蒙古士兵振奮起來,他們長期在康區活動,鎮壓藏人就跟揍孫子一樣。
之前罕都步步後退、誘敵深入,他們還覺得很憋屈,直接殺過去不就行了?漢人難道比藏人多生一顆腦袋?
現在,終於可以打仗了!
第一批攻牆的蒙古士兵,只有三百餘人。
走最前面的舉盾,防備牆後有弓箭手。走在後面的,幾個人抬一梯子,主要是新造的梯子太重。走最後面的,手裡拿著弓箭,打算朝著牆後拋射。
“這萬人敵用不用?”
“先用五顆,壯壯聲威。遇到危險,再用十顆。省著點用,只給了咱們一百多顆。還有,斗笠舉穩點,都給老子躲好了,蒙古韃子會射箭呢。”
說話之間,蒙古兵已經在射箭了。
而農兵們的放箭工具,只有竹編斗笠而已。相比普通斗笠,這種斗笠編得很密,而且都用堅韌的好竹子編制。篾條編了雙層中間夾著蓑葉和棕毛(蓑衣材料),可以遮陽,也可以避雨。
還可以防箭!
兩層篾條、一層棕毛,全都具有韌性。肯定防不住步弓,但馬弓卻很難射穿。
剁剁剁剁…··
箭雨向上拋射,不斷落在竹笠上,偶爾有穿透的箭矢,也只半個箭頭能鑽過。
蒙古士兵發現農民沒射箭,乾脆盾牌都不舉了,在己方箭雨的掩護下,抬著梯子就往前衝。
五個抱著萬人敵的民夫,手裡拽著早就點燃的蘭麻繩,躲在戰友舉著的竹笠下,心臟撲通撲通的狂跳。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上戰場,只有領頭的屬於退伍老兵。
說實話,還是比較害怕。
眼見梯子搭到牆上,五人慌張點燃引線,然後將萬人敵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