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每年能省去無數軍費,但陝西邊軍卻日漸衰落。一是軍餉越來越少,二是不能搶劫蒙古人賺外快,三是無法再拿蒙古人來實戰練兵。
可惜了,嘉靖後期到隆慶初年,大明可謂是猛將如雲。
腐朽的軍戶制度雖然沒廢除,但為了應對戰爭,募兵制日漸普及,總督和武將靠招募親兵打仗,並不完全依賴於家丁作戰。
幾十年仗打下來,雖然打崩了財政,但真刀真槍喂出精兵強將。西南地區、沿海各地、北方數省,都有一個個將星崛起,這些名將很多甚至一生未嘗敗績,把倭寇、土司、蒙古、女真按在地上摩擦。
可惜大明的衰敗,跟軍事沒太大關係,那是制度性的腐朽墮落。
財政崩了,就一切皆休。
陝西邊軍可以隨便欺負河套蒙古,隆慶皇帝卻必須停戰,不說軍餉,朝廷連文官俸祿都快發不出了。
而且,募兵制實在太費錢。
當時文官總督有親兵,就是親自招募訓練士卒,除了親兵之外還要招募直屬部隊。武將也有親兵和直屬部隊,也是招募士卒親自訓練。而衛所制沒有廢除,等於朝廷又要花錢養軍戶,又要花錢另外招募部隊,如此恐怖的軍費開支哪裡扛得住?
隆慶皇帝進行全面軍事收縮,大明曇花一現的募兵時代結束,邊軍將領最後只能靠養家丁打仗。
大扎木素這種部落首領,在明末都不敢跳,遇到大同軍就更是俯首帖耳。
這貨聽說費如鶴要去接收李自成的部隊,自告奮勇率軍隨行。走到半路,把弟弟小扎木素也拉上,周邊被冊封的蒙古首領,紛紛帶著軍隊前來助威。
距離雲中城還有二十里,費如鶴對蒙古諸部首領說:“你們就在此地駐紮,不要再往前了。”
事實上,這裡已經是李自成的核心地盤。
李自成早已收到訊息,親率大軍過來檢視情況。這些蒙古部落,都已經被他打服,而今卻跟隨費如鶴北上,不可避免的讓李自成心頭不爽。
張鼐騎馬來到李自成身邊:“陛下,這廝欺人太甚。明顯不相信咱們,還帶來許多手下敗將,不如先打一場再說!”
李自成沒有言語,只靜靜看著費如鶴帶來的數千騎兵。
突然,費如鶴單騎而出,打馬一路奔來,直接到了李自成的陣前。
費如鶴騎在馬背上,微笑拱手道:“闖王當面,我費如鶴久仰大名,今日總算能夠親眼見識!”
李自成也騎馬奔出,讚道:“費都督好膽氣,就不怕我一聲令下,大軍齊出把你給抓了?”
費如鶴說:“早聽說闖王說一不二,是信守承諾的漢子。闖王麾下部將,也都光明磊落,不是那等出爾反爾的小人。既然如此,我還有什麼可怕的?”
這話說得漂亮,不僅李自成很有面子,就連其他將領也連連點頭。
“不愧是名震天下的費都督,佩服!”李自成拱手讚歎。
費如鶴抬手招了招,又有兩騎奔來。
一個是副將楊鎮清,一個是前來冊封的文官張雲翼。
費如鶴說道:“兵帶得太多,難免讓闖王生疑,我們三個去歸化城(雲中城)便是。”
“好說,”李自成投桃報李,吩咐道,“備好酒食,請朝廷大軍去土默川南岸駐紮,一應糧草全部划船送過去!費都督,請吧。”
費如鶴打馬上前,與李自成並騎而行,兩人共同朝著雲中城而去。
費如鶴介紹說:“這位是朝廷派來的使者張雲翼,這位是隨軍副將楊鎮清。”
李自成沒有理會那個文官,有些吃驚的看向楊鎮清:“這位就是攻破韃子都城,陣斬韃子太后和皇帝的楊將軍?”
“闖王倒是訊息靈通。”費如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