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巴達禮留下的富庶地盤。
被迫半路投降的喇嘛什希,可以保住族人和財產,但必須交出一些牧民和奴隸。同時,必須舉族遷徙到連環湖那邊的草場,地盤雖然縮小了,但草場更肥沃,而且可以種麥子。這麼變更草場,是讓喇嘛什希佔用滿珠習禮的地盤,徹底讓科爾沁各部變成仇人。
喇嘛什希遷走之後,空出來的草場,交給察琿多爾濟的弟弟統治。可先挑一批俘虜放牧,等明年再遷徙一些喀爾喀牧民過來充實。
其餘草場,察琿多爾濟本人,佔據巴林部和阿魯科爾沁部的地盤。墨爾根、達爾罕的兄弟,獲賜洪果爾部的草場。其餘各部首領,各有一個兒子,被安置在通遼及周邊的廣大草原。
一系列利益分配,聽得達爾罕全程瞠目。他確實獲得了賞賜,確實擴大了地盤,但實力完全被分化。他的兒子和兄弟,也因為獲利巨大,很可能今後只聽命於察琿多爾濟。
“大汗萬歲,大汗萬歲!”
無數人歡呼吶喊,繼位只有一年的察琿多爾濟,已經讓他們徹底的心服口服。
真是一位慷慨仁慈的大汗啊,跟著他打仗肯定沒錯!
就連從科爾沁部投靠過來的喇嘛什希,也覺得自己壯大了勢力。他雖然地盤變小了,部眾變少了,但更換之後的地盤,卻水草豐美、土壤肥沃,完全可以重新發展起來。
獲得無上威望的察琿多爾濟,繼續對部眾說:“那個巴達禮,率部南下投靠漢人,漢兵隨時可能殺過來。你們分出少量軍隊,帶著人口和牲畜,前去接收自己的新草場。但主力部隊不能走太遠,一旦遇到漢兵的蹤跡,立即朝我這裡靠攏!另外,我會派三千騎兵,撒到南邊做哨探,你們的軍隊隨時要聽命聚集!”
……
赤峰,目前屬於河北省管轄。
剛開始的時候,大同軍最遠只收復了寧城,也就是遼國曾經的中京、大明初代寧王的駐地所在。
漸漸發現,寧城雖然利於防守,卻不方便打出去,於是又向北擴張到赤峰。
赤峰那一片,多丘陵山地,又有河谷平原。
山地草原可以放牧,河谷平原可以耕種。因此,原有的蒙古人沒被趕走,只是殺了幾個喀喇沁蒙古首領,再給牧民劃定草場駐牧。當地的漢人奴隸,被解救出來分田落戶,又陸續移民了一些,河谷平原已經有三千多漢民。
平常時候,由於後勤補給問題,赤峰只駐紮一千大同軍。
此時此刻,已匯聚數萬大軍!
張鐵牛親自帶兵北上,麾下有4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還有科爾沁、翁牛特蒙古騎兵8000餘。不算運糧民夫,兵力總計八萬人!算上民夫,兵力足足十多萬。
喀爾喀和科爾沁打仗的時候,大同軍一直在往北運兵運糧。
“探子帶回訊息,喀爾喀停止南下了,但其大軍賴著不走,”張鐵牛指著地圖說,“喀爾喀的主力,駐紮在巴林左右旗,隨時可以順著山間谷地西逃。”
舉族南奔的巴達禮說:“察琿多爾濟野心太大,正常情況下,他應該搶了就回漠北的。現在居然留下來,無非是想徹底霸佔科爾沁草原。為了安全起見,他還給自己留了後路,打不贏就能扔下輜重逃跑。”
李定國看著地圖說:“大興安嶺的南部山地,有好幾處可以通行。我們從赤峰出兵,很可能把敵人嚇跑。想要留住敵軍主力,必須有西路友軍配合。得費公爺(費如鶴)帶著軍隊,招撫察哈爾各部,從張家口、集寧(烏蘭察布)方向北上,沿著燕山東進才能堵截喀爾喀後路。”
張鐵牛說:“訊息已經送過去了,老費前段時間回京述職,不曉得有沒有返回駐地。就算回來了,也不曉得能不能按時出兵。”
古代沒有電話電報,北方又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