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日內瓦議定書,明確禁止使用細菌武器(日本也在這個條約上簽了字,但日本國內批准該條約是1970年5月)。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日本簽了字的禁止使用細菌武器條約,反倒進一步加劇了石井四郎等人進行細菌武器研究的&ldo;緊迫感&rdo;。1926年,他頻繁出入總參謀部,熱心鼓吹進行細菌戰準備的必要性。他認為日本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就是資源不足。在這種情況下,&ldo;日本沒有充分的五金礦藏及其他製造武器的必需原料,所以日本務必尋求新式武器,而細菌武器便是其中之一種。&rdo;這一主張得到了時任陸軍軍務局局長永田鐵山、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鈴木率道等人的支援。他們將石井派往歐美考察。1930年春在歐美考察兩年的石井回國後,誇大其詞地說:&ldo;列強都在準備進行細菌戰的工作,日本若不進行此種準備,在將來戰爭中必然會遇到嚴重的困難。&rdo;石井四郎的主張逐漸為陸軍上層所接受,隨著侵略中國步伐的加快,日本軍隊開始擴充細菌戰研究設施。繼1932年成立的防疫研究室之後,同年夏天,在中國哈爾濱近郊的背蔭河開始了細菌戰研究部隊的籌建工作。
在&ldo;九•一八&rdo;事變的策劃者之一石原莞爾大佐和其後任遠藤三郎大佐的策劃下,1933年非正式地成立了首支細菌部隊,稱為東鄉部隊。1936年4月,關東軍參謀長板垣徵四郎中將向陸軍次長梅津美治郎中將提交了名為《關於充實在滿兵備意見》的報告,提出要&ldo;新設為進行細菌戰準備的關東軍防疫部&rdo;,同時&ldo;新設關東軍軍馬防疫廠(第100部隊)&rdo;作為&ldo;細菌戰對策的研究機關&rdo;。5月30日發布了軍令陸甲字第7號令,決定以東鄉部隊為基礎8月正式成立關東軍防疫部,部長為石井四郎二等軍醫正。自此日本細菌戰部隊在中國東北正式組建。1940年8月關東軍防疫部改名為&ldo;關東軍防疫給水部&rdo;,1941年又改稱關東軍第731部隊,同時也稱&ldo;加茂部隊&rdo;或&ldo;石井部隊&rdo;。這就表明,至1937年&ldo;七•七&rdo;事變時,日本已經進行了長達五年的細菌戰研究。主要細菌戰部隊和隸屬關係如《日軍細菌戰部隊組織結構圖》所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