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他人也要吃飯啊!
再不快點想出對策,不用北方暴民軍團和西方神明教護衛軍團打進來。自己就能被那些吃不飽肚子的民眾給生吞活剝了。
正當松贊干布一籌莫展之時,一個人給他提了一條建議:“既然我們已經無法在吐蕃內部找到援軍,那為什麼不去向其他國家請求援軍呢?只要支付一定報酬,相信他們會願意幫助我們的,畢竟我們是吐蕃國合法的政府,和他們有過往來的,給他們錢,讓他們出兵!”
松贊干布似乎有了一條新的思路,對啊,吐蕃國內沒有人了。為什麼不在別的國家身上下功夫呢?大唐!對!大唐!大唐就很不錯!還有大使館在邏些城。還有很多的道士和和尚也在邏些城,他們,對的,他們也很危險。一旦我被幹掉了。那些神明教的人怎麼可能放過他們?那個時候。大唐的這些人就危險了!
讓大唐出兵相助,讓大唐出兵幫助吐蕃平定叛亂,如今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了。大唐的大使館就在自己身邊,只要和他們展開談判,獲得大唐軍隊的支援,或許,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吧?大不了就不要這平等邦交了,不做盟國了,請為大唐藩屬國,請為大唐之臣,永遠向大唐稱臣納貢,那不就可以了嗎?
大唐的藩屬國受到了威脅,再添油加醋一番將大唐的這些代表們的生命安全置於危險的境地,就不用擔心大唐的軍隊不來平叛!
藉助大唐的力量,復國,哈哈哈哈!真是一個好主意啊!
松贊干布大大的誇獎了那個獻計的人,然後立刻啟程回邏些城,將這裡的防禦工作交給他人,只說不允許出戰,只許守城,就走了,帶著親兵衛隊走了,日夜兼程趕往邏些城,要和大唐大使館的大使展開談判。
大使館的所有人員都出自於縱橫司,這段時間也瞭解到了吐蕃的當局情況,也知道了吐蕃面臨的危險和國內的安排,他們早就在等著松贊干布上門請求支援了,不過當然不能一口答應,那也顯得太急切了,一定要多吊著松贊干布一些時候,讓他相信這件事情和我們沒有關係,然後再出兵。
而且這個時候十萬軍隊還沒有到位,還沒有整裝齊員,大唐的壯士們尚且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去為這場戰鬥做好最後的打算,到時候一鼓作氣從北至南蕩平吐蕃,就不能停下來了,要像一臺推土機一樣,狠狠的把吐蕃碾平!
松贊干布第一次要求沒有被大唐大使館所接受,大唐大使所說的反對意見就是這是吐蕃國的內政,和大唐沒有關係,而且吐蕃國的內政也不是作為盟國的大唐可以干預的,大唐不能這樣做,和之前一樣,大唐拒絕了出兵干涉。
松贊干布大為焦慮,第二天就提出了底線方案——吐蕃主動去盟國稱號,請為大唐藩屬國,世世代代為大唐之臣,為大唐鎮守西部邊陲,每年的進貢種類和數量加三倍,絕對不會違逆大唐的意思,大唐說打哪兒,吐蕃一定跟從!
大唐大使還是顯得很是猶豫,表示要向國內請示一下,畢竟出兵是大事情,他不能做主,需要向皇帝陛下請示,於是派人回國向皇帝陛下請示,松贊干布算了算時間,頓時頭都大了,連忙表示大唐在北邊的谷州和渾州不是就有軍隊嗎?雖然人數少,但是用起來也可以緩解吐蕃的燃眉之急啊!
大使還是表示就算是谷州和渾州的軍隊調動也要遵從皇帝陛下的意思,沒有皇帝陛下的指令,調動軍隊可就是犯罪啊!還請贊普少安毋躁!
稍安你妹啊!
松贊干布徹底爆發了,大鬧大使館,最後逼著欲哭無淚的大使立刻從唐境向北邊的谷州渾州二州軍隊發去了求援文書,請求幫助評定吐蕃的叛亂,作為報酬,出兵的一切的錢財和糧餉都由吐蕃政府支付,只要大唐出兵,那就可以了!
大唐大使在松贊干布面前一臉的欲哭無淚,但是松贊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