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奇點生成器。
毋庸置疑,這些工程放在過去,人類幾乎連想都不敢想——就算有思路和設計方案,其動輒上萬億的投入也是非戰爭時期所無法承受的。
要知道,這可不是用鋼鐵搭一個直徑幾百米的太空圓環那麼簡單,而是要給生成超強力場的模組一個穩定的工作狀態,同時還要搭配足夠驅動它生成可以傳送飛船這麼大質量的能源。
好在有了二維超級電容,讓能源的壓力減輕了不少,不然的話,按照以前的儲能方案,光是聚變電站怕是就要修建十幾座。
這還只是修在太空的主傳送基地的工程。
而組合飛船的設計,更是要命。
由於要考慮到可靠性以及可維護性,飛船是需要被設計成可以載人的,這就天然給飛船設計增加了難度。
除此之外,飛船的形狀也被設計成了真·鞋拔子形態。
從外表看,整艘飛船是呈弧形的,弧面長200米,一共六艘,首尾相連後,剛好組成一個周長1200米的正圓形——它的直徑382米,便是可以透過的飛船的最大寬高。
時間就在忙碌中一天天過去,很快日曆便翻到了九月。
九月中旬,派往御夫座的科考飛船順利抵達,開始對執行者的飛船殘骸進行深度探測和分析。
與此同時,人類也“湊”夠了第二支艦隊,在大秦二號的率領下,由五十七艘各型戰艦以及十艘非戰鬥艦船組成的一支全新編隊開始啟航。
這支艦隊,被命名為仙女座,而大秦二號,則被命名為凱撒號,艦隊指揮官是斯米爾。
在第二艘大秦號還沒出廠的時候,圍繞著它的名字便展開了諸多的爭議乃至是搶奪。按照國內這幫老爺們的思路,既然第一艘是白起號,那第二艘就必然是蒙恬號——戰國四大名將,那必然得先配齊才行嘛!
但這一建議遭到了所有非漢語語種的軍官們的集體反對,那幫說著俄語、法語、英語的將軍們甚至還隱約有了結盟的意思——就為了個破名字,至於麼?
這事據說最後鬧到了共體才最終確定下來——沒辦法,誰叫是人類共同體呢?
大秦二號,被正式命名為“凱撒”。
聽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了,為啥所有西方將軍們會“同氣連枝”起來。
十月,搭載人類外交與商業考察訪問團的問星號先運載船一步抵達卡拉圖星系,開始對卡拉圖星系以及唧筒座星系進行為期半年的考察與訪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