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銘抵達大連造船廠時是下午四點。
簡單的與前來迎接的負責人黃總工寒暄了幾句後,他直接乘坐廠內汽車前往第七號船廠。
“黃總,你們已經全面實行無人化生產了麼?”
何沫眼尖,她一眼便看出了整個碼頭全是多工程機械車和無人運載車在跑——毫無疑問,這些全部都是透過超距通訊+6g由艾塔遠端控制的。
“嗯,運載、管理和無聊方面差不多實現了,但施工領域還是不行。”黃總工笑著解釋道:“不管是造飛船還是造輪船,現在都還是離不開技術工人。”
“是機器人不方便是吧?”
“都有。”黃總工頓了頓:“有些工作,機器人可以比人類做到更精確,但力量就未必夠,力量夠了,空間又不適合,什麼都適合,有時候手感又不對……”
葉銘笑著附和道:“畢竟人才是最精密的機器。”
“哈哈,葉總這句話說到精髓上了。”
幾個人一路聊著天,很快便抵達了施工現場。
問星號雖然獨立命名,但它的外形上還是參考了邀月號與問月號——畢竟,只要外形不變多少,經驗都是可以被繼承的。
但相比邀月號,它的體積增大到了四倍。
它擁有超過兩百三十米的全艦長度,超過五十米的全艦高度和四十米的全艦寬度。
在設計中,它將會擁有三百八十人的艦員載額,光是艦艙就設計了十二層。
這樣的高度,使得它必須設計電梯。
除此之外,它的運輸倉也分成了上下兩層,空間極大,足以裝下兩棟樓房。
由於人員眾多,因此這次過去,探測隊將會攜帶超過兩年的食物——這就要求其實驗艙必須要有能夠種菜以及飼養的空間。
——雖然根據目前的反饋,蒼藍星與地球呈現出高度的環境一致性,但永遠不可能讓這三百多人一降落就去冒險。
因此,它也會裝載武器,以及搭乘一支五十人的快速反應部隊。
而該部隊的戰士組成……
這樣說吧,每個戰士,都是精挑細選而來,除了精通戰鬥之外,每個人都必須要在多個領域有所擅長。
而作為一艘多功能探測飛船,它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太空探索能力。因此,它也會搭載小型的太空穿梭機——由壓縮空氣驅動。
至於用於地面開拓的大型施工與探測工具,那就更不必說了。
可以說,這艘飛船,承載了人類迄今為止,最為尖端與精妙的技術。
以及人類最殷切的期待。
它不能有半點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