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朱升給朱元璋的九字戰略為什麼有“緩稱王”的原因。
這群愣頭青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貿然打出“中華民國”“黃帝紀元”的名號,豈不是自尋死路?自己尋死也就罷了,關鍵還把自己扯上。想來別人看到這張告示,肯定會說:“想不到黎統領也是革命黨啊!”如此一來,自己還有活命嗎?
但不管黎元洪在武昌城裡如何恐懼,告示已經隨著“十八日夜,革匪創亂”的訊息以最快速度傳入了北京。
宣統以來,滿清貴族的最大收穫就是收繳了漢族官僚的軍權。成立責任內閣時,自然不會把夾到碗裡的肥肉再舀出來,所以清廷頒佈的《內閣官制》第十四條明文規定:
“關係軍機軍令事件,除特旨交閣議外,有陸軍大臣、海軍大臣自行具奏,承旨辦理後,報告於內閣總理大臣。”
當時內閣中,陸軍大臣是蔭昌,海軍大臣是載洵,總理大臣是奕劻,也就是說,軍方事務可以由這三個滿人全權處理,包括全部四名漢族內閣大臣在內的所有其他人都不能過問。
滿清貴族覺得這樣還不保險,在成立責任內閣當天,又成立了分管全**務的軍諮府,由郡王銜貝勒載濤、貝勒毓朗擔任軍諮大臣,徹底擺脫了漢人的插手。“革匪創亂”之類的軍機大事,便首先要經過由皇族把持的軍諮府。
巧了。這個時候,載濤作為秋操閱兵大臣,正在數百里之外的直隸永平,監督新軍和禁衛軍舉行軍事演習。只有毓朗一個人留在京城。在武昌起義第二天上午,軍諮府接到湖北發來的電報,毓朗一籌莫展,遲疑良久才說道:“這應該是內閣的事。我們不用管,還是讓內閣去辦吧!”就這樣,事情被他一句話甩到了內閣。
奕劻不敢怠慢,隨即找來蔭昌、載洵召開緊急會議,商議如何戡亂。奕劻是內閣總理大臣,自然不可能領軍出征;載洵是海軍大臣,偏偏湖北是內陸省份。只靠江不靠海;如此一來,只能由陸軍大臣蔭昌督師南下。
蔭昌作為統帥,也在情理之中,並非問題關鍵,關鍵是從哪裡調兵。蔭昌不是孫悟空,光靠一根金箍棒就能橫掃天下,拔根毫毛便能變出萬千猴子猴孫來。所以他需要大量軍隊。
蔭昌得了這個苦差事,那是一肚皮牢騷。衝奕劻抱怨道:“慶王爺,內閣讓我去平亂,可我手中卻無一兵一卒可調。為之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奕劻只是捋著鬍子不說話。
倒是載洵搭腔道:“新建陸軍和禁衛軍均已奉命開赴直隸永平,參加灤州秋操。。。。。。。灤平距離湖北太遠,而且他們已經舟車勞頓,恐怕不易轉圜。依我看,倒不如從河南、江蘇、京畿附近抽調軍隊前往湖北應變。以後依據事態發展,再決定是否調新建陸軍南下。慶王以為如何?”
奕劻雖然和載灃、載濤、載洵兄弟同為皇族,但卻和袁世凱交好,偏偏載灃等人對袁世凱恨之入骨,如此一來,兩下難免有些不對付。時間久了。罅隙越來越深,奕劻對他們便久存戒心,見載洵這麼說,生怕他們兄弟趁機調動軍隊對付自己,當下便冷哼一聲:“洵貝勒,河南屬中原腹地。江蘇系財賦根本,京畿為首善之區,這三個地方的軍隊豈能隨意調動?萬一這三處再發生革匪鬧事,只怕天下糜爛不可收拾了。”…;
載洵反問道:“那慶王的意思是?”
奕劻卻望向蔭昌:“午樓,如果老夫沒記錯的話,編調軍隊應該是軍諮府的職責吧?既然如此,內閣何必越俎代庖?”
就這樣,事情被奕劻甩回了軍諮府。
蔭昌身穿長袍馬褂,腳上蹬著長筒軍用皮靴,很快來到軍諮府。一見毓朗,蔭昌就擺出京劇中三花臉的造型,用唸白的腔調說道:“朗貝勒,某家來也!”
毓朗連忙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