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並不單純地教授宗教”,而是給“學生一智慧的和道德的訓練,使其能成為社會上及在教會中有勢力的人物,成為一般人民的導師和領袖”;還說“一個受高等教育的恩,是一支燃著的燭,別的人就要跟著他的光走”。經在華基督教傳教士第二次大會決定,將1877年設立的基督教學校教科書編纂委員會改組為中華教育會,或譯為中國教育會。該會目標為“探求及研究中國教育事業,加強從事教育工作人員教授上的互助”,推選狄考文為中華教育會首任會長。本年有會員35人,1893年有73人,會員均系從事學校工作的英美傳教士。
1896年,中華教育會召開第二屆大會,會員有138人,主席潘慎文作《教育會與中國整個教育的關係》的演講,提出:“作為基督教教育家協會,我們要用在我們能力範圍內,以各種方法控制這個國家的教育改革運動,使之符合於純粹的基督教的利益。”大會根據他的意旨,組織“改革教育委員會”,研究如何為中國擬定“合理”的教育制度。
1899年舉辦了中華教育會第三次大會,會員有189人。
在歷史上,於1902年12月中華教育會召開了第四屆會議,透過《向外國差會請求派遣有訓練的教育家來華工作的呼籲書》,“呼籲書”特別要求各差會派遣各級教師來中國辦學。
1915年,該會改名為中華基督教教育會。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聽了丁韙良的介紹,孫元起才知道老頭兒著急上火的原因,感情是蔡元培的“中國教育會”侵犯了“中華教育會”的註冊商標權,這個年代在中國還沒處說理去。而且可以想見,蔡氏教育會一準兒不會鳥基督教的那一壺,說不定還要專門跟基督教對著幹。作為創會元老的丁韙良,聽到訊息,能不生氣麼?
“我們教育會同仁一致認為,那個所謂的‘中國教育會’是個侵權的非法組織。你參與其中,並出任副會長,對於你的名聲是一個重大的傷害!”老頭兒的話擲地有聲。
“……”從心裡說,聽了丁韙良的介紹,孫元起對蔡氏教育會反而更加認同了,可是這話怎麼跟他說呢,“哈哈,既然是朋友相邀,而且我已經答應了,現在反悔,不好吧?人要言而有信嘛。”
“嗨!”老頭兒不傻,聽出孫元起的意思了,那就是不會退出蔡氏的“中國教育會”,思忖了半天,才說道,“要不這樣,你也參加我們的中華教育會吧?”
看在老頭兒一陣很支援自己,給自己很大幫助的份上,孫元起能說什麼呢?很快,孫元起在《字林西報》上看到一則新聞,標題是:
孫元起博士出任中華教育會理事。
四十五、若個聰明似女兒
時間進入四月,京城郊外早已是春風駘蕩,朱朱粉粉的野花開遍了校園,山上的各種樹木也綻放出新綠。雖然校園有專人負責綠化,孫元起卻認為校園裡應該保持原有的生態,不宜太多破壞,因而綠化的重點主要是各個建築物附近,種上幾畦牡丹,栽上幾竿翠竹。
過年的時候,已經說好五、六、七月要去美國,考慮到橫渡太平洋需要半個月,少不得四月中旬就要動身。這樣,能夠保證在薇拉分娩的時候趕回中國。
一走就是三四個月,很多事情都要交代給張元濟:
首先,招生工作可以啟動了,今年招生除了理學院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工學院電子學系繼續招生外,國學院,文學院的國文系、外語系、歷史系、哲學系,醫學院的西醫系、藥物系都要試招生,預計每系5人,理工科的考卷自己已經準備好了,至於其他科的試題,要向各科老師索要。考試簡章登報、考場地點確定、考試試卷印製、考試試卷批改,事無鉅細,孫元起都一一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