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一個技巧,探索它可以提供給導演哪些選擇。而且,除了說明如何辨別各種技巧和解說它們的用法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們會專注於闡明每一個技巧在形式系統中的功能。我們也會試著解答:某一技巧如何引導觀眾的期待,或給予電影不同的母題,它在整部影片中如何發展;它如何左右我們的注意力,澄清或強調某些意義以及塑造觀眾的情緒反應。
在第三部分裡,我們也會發現,在任何一部影片中,某些技巧通常會形成自己的形式系統。而每一部影片在格式化的形式系統中,也會發展出特定的技巧。這種對於特定技巧的選擇,在電影中呈現出具有統一性、發展性,且富有意義的手法,我們稱作風格 (style)。在研究一些電影例子時,我們會說明每一個導演是如何創作出具有他們鮮明風格的系統的。
研究各種組成電影媒介的手法——電影的風格,並不能獨立於電影的敘事或非敘事形式之外。我們將發現電影風格和與形式系統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通常,電影技巧不但支援而且加強了敘事或非敘事形式,在劇情片中,風格還可以催化因果關係鏈,產生平行對照、處理故事/情節之間的關係,以及維持敘述的流程。然而,電影風格同時也可以獨立在敘事或非敘事形式之外,個別以它獨特的方式吸引我們的注意。例如,有些電影技巧就是隻為提醒觀眾它風格的模式。然而,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在下列各章節中,我們將會繼續針對形式系統(敘事及非敘事)和風格系統之間的關係進行討論。
第四章 鏡頭:場面排程
場面排程的元素
場面排程賦予導演的選擇及控制的可能性有哪些?我們將舉出四大專案:佈景、服裝與化妝、燈光、演出。
佈景
在電影早期的時候,影評人與觀眾就認為,佈景(setting)在電影中扮演的角色,比其他戲劇形式都來得活躍。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寫道:
人物在戲劇中是最重要的,而銀幕上的戲劇卻可以不要演員,一扇砰然關上的門、風中的一片葉子、拍打岸邊的海浪,都會加強戲劇效果。有些經典影片只把人物當成配件,像臨時演員般或作為自然的對比,而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主角。
因此,電影的佈景便被強調出來,它不再是一個人類行為事件的容器,反而可以堂堂進入敘事事件中(圖、圖、圖、圖、圖、圖、圖中,可以看到沒有人物角色的佈景)。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部分 電影風格(2)
導演有多種控制佈景的方式,方式之一就是在現成的景物中去挑選,這種方法在最早的影片中已被採用。路易?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 )的第一部影片《水澆園丁》(L'Arroseur arrosé)(圖),就是在一座花園裡拍的,而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在《輕蔑》(Contempt)中的外景戲,是在義大利南方名勝卡布裡島拍攝的(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羅伯特?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在柏林廢墟中(圖)拍《德意志零年》(Germany Year Zero)。今天的導演都會到現場取真實佈景。
當然,導演也可以選擇造景,梅里愛就深知在攝影棚中能獲得更高的控制度,而其追隨者更是不乏其人。在法國、德國,尤其是美國,為了在影片中製造全然人工的世界,已發展出多種造景的方式。
有些導演特別強調歷史考據,比如,由圖《貪婪》(Greed; 1924)的劇照可看到,導演埃裡克?馮?施特羅海姆(Erich von Stroheim)在佈景考據上傲人的成就;《水門事件》(All the Presi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