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放下筷子,一行人漱口收拾妥當後就準備繼續趕路。
“這學堂裡小姑娘倒是多得很。”
外頭馬車邊,趙永陽看了一眼學堂,不由感嘆出聲。
時下皆重男子讀書,卻嫌少有百姓將自家姑娘送去學堂的,即便是官宦人家,也只是將先生請去府中授課。
他心下觸動,不由走近多看了幾眼,頓時一愣:“這是不是……葉先生?”
聽到他的話,趙瑾也不由往學堂邊看去。
透過落下的柳條和大開的窗戶,學堂上首一執卷授課的青衣身影便映入眼簾。
似乎是察覺到了他們的視線,裡面的人也偏頭看了過來。
與趙瑾視線相對,她臉色未顯分毫詫異,顧及到下頭的孩子們,只對她微一點頭。
見狀,趙永陽倒是笑了:“侄兒原還不敢認,未想竟真是葉先生。”
裡頭的授課先生正是先前曾做過裴羨啟蒙先生的葉靜筠,當初因涉及到雲川伯府和葉氏算計裴羨,無顏之下自己請辭了。
趙永陽也只是曾偶爾見過她一回,方才還不太敢認。
“正是她。”趙瑾也肯定點頭,“未想她竟來了化寧。”
“身負才學,在何處都可安身立命。”
在他們姑侄倆聊天的當口,那邊葉靜筠已經放下書,緩步出門向他們走來。
“三年不見,夫人一如往昔風貌。”走至近前,她對趙瑾笑著一禮,“靜筠給夫人請安,見過趙公子。”
趙瑾親手扶起她,眼中也帶上了笑意:“三年不見,葉先生也風采依舊。”
“心有壯志,低頭勤耕,自有一番自在暢快。”
趙瑾眼中閃過意外:“正如這世間還有如先生一般之人,故壯志必能如願。”
“便承夫人吉言。”葉靜筠輕輕一笑,周身滿是書卷氣,卻莫名吸引人,“靜筠本只是個終日消沉無為的俗人,在郡主身邊耳濡目染之後,竟對未來也通透了幾分,明曉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所在,更明曉了前路。”
沒有母親不喜歡旁人誇自己的孩子,趙瑾也不例外,聞言笑意更深,也更欣慰自得許多。
“靜筠離開時郡主已學有所成,如今三年過去,以郡主的才智與努力,說句滿腹詩書也並非虛言了。”葉靜筠笑著寒暄。
“那孩子天資很高,又是難得的勤奮,加之兄長嫂嫂和外祖父也時常教導,的確進步神速。”趙瑾毫不臉紅的應了,畢竟也是實話。
“郡主心有大志,必是一刻不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