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玄幻魔法 > 天降財神頭像 > 第589章 大神龕

第589章 大神龕 (第2/2頁)

神龕。

神龕高三米三,寬兩米五,深度達到驚人的一米六。

這件神龕體量龐大,雕飾精美,融合了金漆畫、鏤通雕及浮雕等多種技法,絕對稱得上是潮州木雕技藝的經典之作。

大神龕,又稱“祖宗龕”、“老爺龕”、“家神龕”。

大神龕放置在祠堂、公廳、大的住宅正廳中心,是供放祖宗靈牌,為時年八節祭祖儀式之用。

神龕是潮汕民間供奉祖先神位的特製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稱神龕,小者俗稱櫝仔。

整體造型莊重,製作精巧,是潮州木雕製品中做工最講究的一種,以金漆木雕裝飾最常見,以硬木製作的則多為素雕。

從製作工藝上講,這件神龕做工極其精湛,上面刻畫的內容非常豐富。

梅花鹿和仙鶴的圖案,寓意官運亨通和長壽。

喜鵲飛上梅花梢,寓意喜上眉梢。

神龕上雕刻有潮劇《六國封相的元素,它們都體現了潮州人的習俗和文化。

木雕以木為紙,化木成金,採用多層次鏤通雕,密而不亂。

人物如生,潮劇戲起,花開富貴,鳥上枝頭,再現了古人美好的原始信念。

潮州木雕的起源至遲可追溯到唐宋時期,經過明代的發展,至清代達到鼎盛,形成了精巧細膩、玲瓏剔透、金碧輝煌的風格。

清代中後期,潮州府所屬各邑陸續興建許多高牆大屋。

乾隆府志載:"望族營造屋廬,必建立家廟,尤為壯麗。……家有千金,必構書齋,雕樑畫棟,綴以池臺竹樹。"

嘉慶澄海縣誌載:"望族喜營屋宇,雕樑畫棟,池臺竹樹,必極工巧。

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

民國三十三年《廣東年鑑載:"粵有華僑,喜建造大屋大廈,以誇耀鄉里。潮汕此風也甚,惟房屋之規模,較之他地尤為宏偉。富貴之家,住屋必有家廟及書齋。"

志乘所記述的潮汕地區建大屋大廈爭誇壯麗這一風氣,為潮州木雕藝術的全盛期創造了條件。

興建於清同治至光緒初年曆十四年始完成的海陽縣金砂鄉叢熙公祠和建於光緒年間的潮州城己略黃公祠,其木、石雕刻的精緻,手法的多種多樣,可謂是潮汕地區木、石雕刻的集大成者。

民國時期,也還有此類建築,如潮陽深洋村的梅祖祠等。

這些建築物的木雕,真教人瞠目結舌,歎為觀止。

而村村競建祠堂、書齋以及廟宇的結果,又使潮汕處處都有建築藝術之鄉。

羊城美術學院教授在考察潮汕農村民居後,著文說:"在一些木雕比較集中的地方,令人感到村村都像木雕藝術博物館,家家都像雕刻陳列室。"

上世紀五十年代張鑑軒、陳舜羌等人制作的《三羊開泰《雉梅五福《荷塘秋色《龍蝦蟹簍等作品,一經展出震驚世界。

在那個年代,大英博物館曾經開出一千九百萬鎊的天價想要購買《雉梅五福,都被張鑑軒先生決絕了,而是捐給了國博。

可以想象,潮州木雕技藝,在世界有多麼牛逼的地位了。

最新小說: 我與仙子不兩立 穿越上古:AI改寫山海經 我在蠱怪心世奪法築佛,墮道登仙 蠱王阿杰 簽到大帝修為,開局收下禁忌劍體 修仙,我以熟練度面板苟到長生 仙本正宗 熟練度系統:拳法大成才出新手村 靈啟:林東傳奇 穿越:美女師尊的夜半邀約 洪荒:最強祖巫,破天道臻至神話 放大招就是要大聲嚷嚷招式名 從劍來被認為是武神開始 太始噬天訣 懿乾宮 贈禮返還,我,仙界第一豪橫 開局落魄家族公子,一天一年道行 歌一曲神仙道 女尊:我只是路人男配 苟在少林十年,我無敵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