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神和身體,還沒能適應這劇烈的變化,承受不住了。
垂下眼簾,只敢開一道縫隙,他鄭重朝大師兄和客棧方向行禮。這樣珍貴的靈茶,恐怕周老先生也得之不易,不知花費了多大的代價才替他找來,“前輩和師兄的大恩大德,晚輩牢記在心,日後必有厚報!”
雖然只是少年一諾,但同樣擲地有聲!
說完他搖搖晃晃,像是喝醉了酒一樣,趕緊上樓去適應靈體大成帶來的劇變。
“悟讀靈心?”
大師兄慢慢喝著自己的茶,“真是天賜的厚福之人,這樣鴻運不斷,或許他會比我走得更高更遠吧?老師非要讓我和他結這一份善緣,不知又是何用意?”
第二天清晨,劉恆是被窗外的吵鬧和歡呼驚醒的。
“開平三十一年冬末,我大夏上百位皇子爭奪六年之久,就在昨夜晚間,終於欽定太子!”
第五十章 兩個訊息!
太子定位,儲君已現!
這是轟動全國的事情,連諸國也一定為之震動,相隔近四十年,大夏終於再次迎來了新的太子!
畢竟如何誇獎這位文韜武略的開平大帝,他登基接位時已經是五十歲,如今在位三十二年之久,今年正是八十二歲高齡。雖然說無病無災,聖體還不顯老態,但仍舊是垂暮之年,隨時可能駕崩,儲君卻一直未定,不可避免的讓人心生擔憂。
當他登基十年,就不斷有文武百官進言選太子,可不知為何,這位大夏子民人人讚頌的聖明皇帝,對這事不聞不問又過了十四年。直到七十六歲大壽時,突然咳血,才頂不住各路官員進言如雪花般的逼迫,開啟了這一代的太子之爭。
這太子之爭,可不簡單。
大夏開國時風雨飄搖,近乎被強盛北胡滅國,直到第三世夏鎮帝力挽狂瀾,才將大夏從滅國邊緣生生拉了回來,穩固了國體,早就今日的格局。
而到了五世封定帝,朝廷腐朽,人人貪圖享樂,鉅貪無數,甚至有世家和門派視皇室如無物,已經將要崩潰。而封定帝重訂國法朝綱,酷刑整頓家國亂局,讓大夏重獲新生,也奠定了大夏許多迥異別國的規矩。
比如定太子一事。
五世封定帝覺得以嫡庶長幼定太子,幾乎是以國運賭明君,不適合大夏這問題多多的國度,遇到昏君就有滅國之危。他不顧天下惡罵與風評,毅然廢除嫡長子為太子的祖制,找來一尊神異國器,重新定下爭奪太子的規矩。
從此之後,連皇帝都無法欽定自己的繼承人,一切交給命運。
聽說這太子之爭,所有皇子和列入皇室族譜的諸王,都能參與爭奪,卻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怎麼個爭奪法。
每次成百上千天驕共聚一堂,看似人人有機會成為下一世新帝,其實更加血腥殘酷。眾多人傑、龍子廝殺拼命,彷彿巫醫養蠱,只有最強的那個才能踏著兄弟親族的屍骨登上寶座,成為新的儲君。
雖然殘忍,但這樣選君的制度,的確讓朝綱為之一振。七百年來登基的大帝,一位更比一位強,很少出現昏君,才讓大夏越來越穩固,越來越強盛,讓諸國不敢再小覷。
這位開平帝同樣如此,他登基時已老,但無論怎麼說,他都是七百年來頭一位奪回失地的大帝,他的大功績無論如何都不能抹殺。
可再英明神武的大帝,都戰勝不了歲月蹉跎。如今八十有二,還能親自處理國事,已是古往今來罕見的長壽帝王了。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
但事關天下的太子之爭,居然狠狠爭奪了六年之久,直到今早才得出勝負,爭鬥的艱難與殘酷,可見一斑。這六年億萬大夏人都在暗中擔憂,生怕長壽的開平帝撐不到太子定位的那一天,今天終於放下了懸著已久的心,自然舉國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