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放在全天下時,父母給他的傷痛變小了很多。
有很長一段時間,範子衿甚至都想不起來他們,如果不是範思文一直在他面前找存在感的話。
等到他回京,終於想起他還有一雙父母時,他已經有了乖巧聰慧的長子,能給他們的精力更小了。
直到再面對父母時,他的心裡已經沒有了怨忿,從心到身都透著一股冷漠。
此時,他是安國公,有皇帝的信重,全京城的人都知道範思文以前寵庶輕嫡之事,所以以前能決定他命運的人已經再也傷害不到他了。
他甚至只能藉助他母親來博取他的注意,自己再與他們糾纏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因為整個范家都要仰他鼻息。
範子衿頗有些自嘲的撇撇嘴,將目光放在他的工作上。
他並不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以前努力讀書不過是想得到父親的幾句誇讚,一些注意力,而後是努力科舉是為了有資本保護自己,保護他在乎的人,所以他的理想一直是利己的。
他不會像齊浩然,小小年紀就揮著拳頭說要當大將軍,為國收回故土,或是直接立志讓天下百姓過好日子,他沒有這麼崇高的理想。
一直到現在,他的理想也是協助大表哥治理好這個國家,守護好他們打下的天下,名垂青史。
而實現富民強國不過是他實現自己理想的一個必經途徑罷了,範子衿知道自己自私自利,這一點他有很清楚的認知。
不過其他大臣不這麼認為,大齊士林也不這麼認為,後代史學家們更不這麼認為。
大家一致認同範子衿是個品德高尚,憂國憂民,為國家,為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
在後世,史學家們評論齊修遠是一代明君,其開明心胸,文韜武略勝過唐皇漢武。
而齊浩然就被譽為戰神,若沒有他,大齊江山不可能那麼穩固。
而榮軒和範子衿則被譽為賢相,其中範子衿因為從政時間更長,且頗有政績被列為大齊第一賢相。
歷史上認為這位賢相因從小經歷坎坷(史官們憋壞的把範思文嫡庶不分載入史冊),長大後心志堅定,心懷大志,不以兒女情長為重,因此一生做下了不少功績。
如果說齊修遠撐起了大齊的天,而齊浩然是齊修遠手上的支柱,那麼範子衿就是支撐這些支柱的基石,因為眾所周知,大齊建國的軍費及開國後的經濟一大半是靠範子衿撐起的。
如此壯舉,非大智慧,大心胸者不可為。
因為設身處地的想,誰也不能不願意拿出這麼多錢來支撐一個未必成功的造反事業。
加上後來官紳一體納糧,開海禁,勸課農桑,大力支援商業貿易,開啟邊貿,收服大元與西夏等都有這位賢相的身影,因此範子衿更被人推崇。
而且這位賢相在教育界也很有名,他有兩子一女,女兒且不必說,兩個兒子卻都優秀得不得了。
其長子也為一代賢相,次子在外交界尤其有名,收復大元與西夏,讓兩國對大齊稱臣,便為屬國,他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養出兩個這麼厲害的兒子,堪稱教育學家。
而他在園林建造上也很有造詣,其親自督造的安郡王府比榮親王府一點也不差。
哪怕是到了現代,安郡王府依然是儲存最完好,最負盛名的古代園林之一。
可惜那是範氏的私產,他們要去參觀還得範氏同意才行。
同時他還是收藏家,文學家等各種家,其身後一堆的字尾,跟齊浩然擺在一起時形成鮮明的對比。
因為這廝名字後面只有一個字尾——軍事學家。
範子衿並不知道他後世被人推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高度,此時,他正在思考人生中的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