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 (第4/5頁)

刺的是,在士大夫和天子共治的大明,百姓流離失所易子相食。士大夫滿口的仁義道德,最後這些道德不但不能治國,反而要吃人。

但在四處劫掠殺人如麻的李自成麾下,農民們卻能安心耕作。李自成殘忍好殺,血洗士紳,卻能活一方百姓。

如果讓李自成這樣發展下去,恐怕大明各地的百姓都要踴躍開啟城門迎闖王。朱由檢突然有些焦慮,感覺到自己似乎正在失去什麼。

朱由檢突然想到了李植在天津和山東宣傳的“公德”。似乎因為這個公德,天津和山東的形勢是蒸蒸日上,百姓活得一日強過一日。

朱由檢隱約覺得,只有這個“公德”能夠抵擋李自成的“均田免賦”。

朱由檢揉了揉太陽穴,朝王承恩問道:“王承恩,你說說看,到底忠孝仁義才是道德,還是津國公的公德才算是道德。”

第七百二十七章 時機

王承恩轉了轉眼睛,拱手說道:“回皇爺,奴婢不知。奴婢只知道忠孝仁義那是做人的良心,但津國公的公德,奴婢卻不太明白。”

王承恩前半句雖然說他不明白,但後半句卻說得明白,他是個信奉忠孝仁義的人。對於公德,王承恩顯然瞭解不多。

朱由檢看著乾清宮的大門,思考了一會,嘆了口氣。

“正如津國公所說,忠孝仁義是私德。講究忠孝仁義,則國家的各個地方都會穩定。因為歸根到底所有的權力都是皇家的,官員的一切都是皇家給的。官員私德好,就會對皇家感激,皇家的利益就會穩固。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家,都極為看重儒家。”

“所謂科舉,考的就是儒家的忠孝仁義,也就是從民間選拔私德最好的人,把高爵厚祿都給他。希望他能感恩戴德,拱衛皇家的利益。”

聽到天子的話,王承恩感覺天子似乎對儒學開始不滿了,竟把聖人大道說得這麼**裸。不過王承恩臉上不敢表現出驚訝,只是拱手說道:“皇爺聖明!”

“然而這樣的道德,卻控制不了朝綱的敗壞。儒生出身的官員知道忠孝仁義,但卻絲毫沒有公德心。在地方上巧取豪奪,在朝廷上結黨營私,拿熟人的好處欺壓不相熟的人都是家常便飯,只要不違反忠孝仁義,這些官員破壞起規矩來毫無負疚感。”

“時間一長了,整個國家規矩敗壞,士紳魚肉鄉里。底層百姓被欺負得活不下去了,就只能揭竿而起了。”

“這就是在河南和湖廣發生的事情。”

王承恩聽到天子的話,若有所思。

天子又說道:“公德則恰恰相反,公德不講究禮尚往來,只要求為政者做對家國有益的事情。這樣一來,官員對主家的忠心就沒有那麼堅固了,如果主家不能在能力和道德上出類拔萃,不能造福國家,官員甚至會對主家不滿。”

“只講公德,會讓當權者的處境十分艱難,讓主家的地位不穩定。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家,沒有一個提倡公德的。”

王承恩恍然大悟,拱手說道:“皇爺明鑑!”

“但是講究公德,可以富強國家,讓百姓豐衣足食啊。保護百姓的合理利益變成道德,貪腐納賄破壞規矩就變得令人不齒,國家上上下下都會秩序井然欣欣向榮。”

朱由檢頓了頓,說道:“朕日日看《天津日報》《山東日報》,知道這就是在天津、山東和關外三省發生的事情。”

王承恩見天子說得如此言之鑿鑿,不禁動容。他想了想,說道:“皇爺,那若是如今在天下推崇公德,會不會對平賊形勢有所助益。”

朱由檢苦笑了一聲,沒有說話。

許久,他才說道:“積重難返啊!”

“如今天下名為朕一人所有,其實都掌握在士紳手中。朕若是突然祭出公德,恐怕不但不能形成風潮,

最新小說: 綜影視:昭昭姒蘭 查理九世:記憶頻率 開局擊殺尹志平 剛穿越就要滅世是怎麼回事 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 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 你把faker都打抑鬱了? 加書架後,我修為穩步提升 小寡婦翻身,受不了 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 老婆給了一巴掌,宿主說爽到了 和前任重生後,他一直在殺我 重生黛玉清仇錄 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 現代高材生的古代傳奇 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 四合院何雨柱之偷天換日 殘夢遺傷 伊萊克斯亡靈法神 不準叫我氣球姐!